1 强盛、衰落与崛起: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变迁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度之一,她的发展经历了极其独特的历史变迁。中国先是经历了长期的强盛。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从公元元年以来的两千年中,90%的时间里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于世界首位。 据麦迪森计算,从公元元年到19 世纪初,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一直在20%以上。其中,从公元元年到1500 年,中国经济总量远远领先于其他经济体,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大部分时间(1— 1000 年)在1/4 左右,最低的时候(1000— 1500 年)也在 23%左右。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不仅是世界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而且是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经济、政治、文化、艺术都处于高度发达的状态。 1500 年以后的300 年是世界工业化的起步阶段,由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内在特性,中国失去了与世界工业化同时起步的战略机遇,因此,这一阶段西欧追上中国并超过中国。1500年之前,西欧经济总量从没有达到中国经济总量的一半。从 1500年左右起,西欧开始对中国经济迅速追赶。到18 世纪初,西欧经济规模第一次赶上中国的水平。19 世纪初,日渐衰落的中国 2 传统农业经济得到了一次复苏,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于1820年一度达到了33%的最高记录。而后中国经济一落千丈,西欧也在同中国相持100 年左右之后最终远远地超过中国。 从 1820 年到1949 年,是世界加速工业化的黄金时期。由于外国的侵略,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破产,而工业经济发展受到遏制。中国再次失去工业化的历史机遇,并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经济由此进入了彻底衰落的阶段,中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几乎以每40 到50 年下降一半的速度衰落。1870 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降为17%, 1913 年为8.9%, 1950 年为4.5%。正是在这一个历史阶段,美国经济总量于19 世纪最后10 年中超过中国。1820年美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只有1.8%,到 1870年上升到8.9%,1913 年上升为19.1%。 1949 年,人民的解放、国家的独立使得中国能够启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从而遏制了1820 年以来中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经济比重不断跌落的局面,结束了中国经济不断衰落的历史。经过20 多年的发展,中国初步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经济的起飞准备了条件,把中国经济从历史的最低谷中彻底拯救出来。1973 年同1950 年相比,中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扭转了下滑的局面,持平中并有上升,由4.5%提高到4.6%左右。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