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教育学基础 一、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要素、教育的形态、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基本规律。 1 .教育的概念: 1 .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2 .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 .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4 .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2 .教育的要素: 1 。学习者 2 、教育者 3 、教育内容 3 .教育的形态: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实施机构和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可 以将教育的形态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划分的教育形态。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划分的教育形态。按照教育的实施机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种教育形态在实体化教育产生以后,就同时并存于不同的社会之中。 4 .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类型有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 5 .教育的基本规律: 1 .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的规律 2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的关系 3 .教育与人口控制相互制约的关系 4 .教育与社会文化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根据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划分教育的形态,可以将教育划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一)原始的教育形态 1 .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 2 .教育具有原始性; 3 .教育具有同一性。 (二)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 1 .学校的产生 第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2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第一,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第二,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