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式闹钟电路设计报告 目录 一. 设计任务和要求……………………………………(1) 二. 设计方案的选择与论证……………………………(2) 三. 电路设计计算与分析………………………………(5) 四. 总结及心得…………………………………………(15) 五. 附录…………………………………………………(17) 六. 参考文献……………………………………………(18) 1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数字式闹钟的具体要求如下: (1 ) .时钟功能:具有2 4 小时或1 2 小时的计时方式,显示时、分、秒。 (2 ) .具有快速校准时、分、秒的功能。 (3 ) .能设定起闹时刻,响闹时间为 1 分钟,超过 1 分钟自动停;具有人工止闹功能;止闹后不再重新操作,将不再发生起闹。 2 二.设计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2.1 数字闹钟的设计思想 要想构成数字钟,首先应选择一个脉冲源——能自动地产生稳定的标准时间脉冲信号。而脉冲源产生的脉冲信号的频率较高,因此,需要进行分频,使得高频脉冲信号转变为适合于计时的低频脉冲信号,即“秒脉冲信号”(频率为 1HZ)。经过分频器输出的秒脉冲信号到计数器中进行技术。由于计时的规律是:60秒=1分,60分=1小时,24小时=1天,就需要对计数器分别设计为 60进制,60进制和 24进制(本次我选作 24进制)的,并发出驱动信号。各计数器输出信号经译码器、驱动器到数字显示器,按“时”、“分”、“秒”顺序将数字显示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计时装置都有误差,因此应考虑校准时间电路。校时电路一般采用自动快速调整和手动调整,“自动快速调整”可利用分频器输出的不同频率的脉冲使显示的时间自动迅速调整。“手动调整”可利用手动的节拍调准显示时间。基于要求本次采用了自动快速调整。 数字闹钟要求有定时响闹的功能,故需要提供设定闹时电路和对比起闹电路。设时电路应共享译码器、驱动器到数字显示器,以便使用者设定时间,并可减少电路的芯片数量;而对比起闹电路提供声源,应具有人工止闹功能,止闹后不再重新操作,将不再发生起闹等功能。 2.2 数字闹钟组成框图及工作过程 数字闹钟的组成框图如图 1.1 所示:分别由数码显示电路,计数器,校时电路,脉冲产生的分频器及振荡器,闹时设置电路和闹 3 时电路。 它的工作过程:它共有5 个开关:A—显示切换,B—手动止闹,C—设置闹时(小时),D—设置闹时(分钟),E(单刀双掷)—选择计时通路或校时通路(小时),F(单刀双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