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悠久醇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毋庸置疑,文化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主要支点。因此,充分认识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全面加强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是实现旅游强国目标的重大课题之一。从根本上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具体体现。 一、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开发的关系 1.全面认识民族历史文化资源 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和历史烙印,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传承与延续,是一个民族智慧和传统文化的积淀和结晶,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柱,时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发展。民族历史文化属于社会人文资源,是旅游资源构成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范畴十分广泛,既包 括 作为文化载体的民族工 艺 、民族服 饰 、民族建筑 、寺 庙 观 庵 以 及 民族文化设施 等 ;也 包 括 能 体现区 域精神、区 域气 氛 、区 域风 格 的民族历史、民族艺 术 、民族宗 教 、民俗 风 情 、节 日 庆 典 等 无 形物 。对 于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认识,尽 管 正 在被 越 来 越 多 的人所 关注 ,但 是,人们往 往 对 于看 得 见摸 得 着的有形民族历史文化资源比 较 重视 ,而 对 于抽 象 的精神型 民族历史文化资源( 如 对 民族发展产生巨 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及 其学 说,重大的历史事 件 ,重大的发明创 造 、重要历史文献 ,历代科 学 技 术 知 识等)存在偏见。这种认识上的偏颇势必影响到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层开发,也必然影响到旅游产业的发展势头。 2.全面理解旅游产业开发 旅游业作为一系统的综合性很强的新兴经济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构架中涉及的领域宽、跨度大,几乎囊括了可资开发利用的所有社会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不管是历史遗存、文化活动、文学遗产、民俗风情、民间技艺、现代科技,还是工农林水、山川河流、自然万态,都可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文化和物质基础。也可以这样讲,凡是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各级各类部门和行业,都是旅游产业构成所不可缺少的。因此,提及旅游产业开发,就包括潜在或现实旅游景区(点)的旅游基础设施(直接或间接为发展旅游业而提供基础条件的公共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专门为旅游活动服务的基本设施和设备 )的开发[1](P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