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新快报记者 苏少鑫 对话嘉宾:信力建(广州市白云区政协委员)、吴木銮(香港城市大学博士生)、那小放(时评作者) 话题事由:广州亚运场馆项目设备招标非进口不要?前日上午,在番禺区代表组讨论会上,来自民营企业的代表王锐祥诉苦称,自己企业自行研发的锐丰系列音响顺利通过奥运招标,成为“鸟巢”的指定音响,但却在参加亚运场馆招标时遭到了“滑铁卢”,因为不是原装进口,他们甚至连亚运场馆招标的标书都买不到。 支持国货须判断利弊 苏少鑫(以下简称“苏”) :广州亚运馆“非原装进口不要”的做法是否有些偏颇?或者如同有论者所说的“崇洋媚外”?政府是否就应该无条件支持本国的产品? 吴木銮:(以下简称“吴”):经济民族主义当是全世界的现象。在德国,大部分警车、出租车中用的是奔驰。这不是价格便宜的缘故,如果是的话,日本车或中国车更是首选。而如果是安全考虑,还有一些北欧的车可能算是更安全。而在韩国旅行,许多人会对韩国人如此热爱本国品牌而感到惊讶。当然,一些分析者认为韩国是极端。但是,看看号称是最开放的美国:该国国会在2006年 3月份就曾否决了阿联酋迪拜港口公司控制美国部分城市港口经营权的动议。中海油竞购优尼科事件,许多人记忆犹新,也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经济民族主义强烈生命力。 因此,日益对本国有自信心的中国人如果有一定程度的经济民族主义情结或称经济爱国主义,这也是在预期当中。江苏省曾被批评歧视国货,该省立即发表声明否认。而浙江省更是规定,浙江省的政府采购主要考虑“国货”,如果不执行的后果就是停止财政拨款。 我们姑且撇开情绪之争,仅看现实方面。前东德曾使用后一种办法让国内的消费只能购买德国的国产汽车,每个拟购车的要排队七八年,结果民众一直开的是提心吊胆的车。德国统一后,这家企业就不复存在。 而通过税收、补贴等方面支持购买自主品牌,或者要求政府采购主要考虑国产货,很明显的结果就是,助长了企业依靠吃“软饭”的本事,而不是拼实力。当代的市场经济是全球的,并不是一国、一个地区的,因此,形势决定决策。 笔者的观点是,经济爱国当是个人偏好的事项,愿意这么尝试的购买方大可以这么做,但政府的政策上到底需要在多大程度鼓励国产货,需要判断因此产生的利弊。 信力建:这个问题确实需要区别出来对待。 首先,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企业、民族产品,这是一个国家命脉。政府有责任和义务支持本国的民族工业,保护这条命脉。鼓励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