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可分为光学系统和机械装置两大部分。 一、显微镜的光学系统 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聚光镜和光源系统四个主要部件。其次还包括滤光片、载玻片和盖玻片。 (一)物镜 物镜一般都是在物镜转换器上旋着。它是显微镜的最主要部件。显微镜的放大及分辩作用主要由它来担当。其优劣直接决定了显微镜的主要光学性能。 为了校正象差和色差(所谓象差是指所成的像与原物在形状上的差别;色差是指所成的像与原物在颜色上的差别),物镜都由多块透镜组成,而且放大倍数越高,结构越复杂。 一般的物镜所观察到的像面总是有些弯曲,即靠中间部分清晰,靠边缘部分比较模糊,要想让边缘清楚,需要调节显微镜的微调钮。但是边缘部分清楚后,中间部分又变的模糊了。这除了不便观察外,更主要地是无法对其进行摄影。有鉴于此尼康开发了平场物镜可以较好地校正像面弯曲,使整个视场平坦,但其结构也相应地复杂些。 在有的尼康高倍物镜和油镜内还装有弹簧,在物镜前端受压时,镜头可以退缩回来。这样一方面可以保护镜头,另一方面也不会把载玻片和盖玻片压碎。这种物镜称为弹簧物镜。 (1) 1.物镜的分类 显微镜的物镜虽然细分起来多达数百种,但是一般可采用下述三种分法: 根据象差消正情况可分三类: A.消色差物镜:这是最常见的物镜,虽然能完全校正光谱中的C 线(红光)和F 线(青光)的色差,但严格地说还不能完全矫正其他色光的色差,消色差物镜通常与惠通斯目镜配合。 B.复消色差的物镜:这种物镜中的透镜一部分用荧石制成,性能很高,能使光谱中的红光、蓝光和黄光在同一焦平面上成象,通常与补偿目镜配合使用。 C.平场物镜:以上两种物镜都存在共有的缺点,即是象面弯曲问题(场曲)。由于场曲的存在而使视场边缘的象模糊不清,为此科学工作者前后又研制成功了平场消色差物镜和平场复消色差物镜。所谓平场消色差物镜就是将物镜的场现象消除到最小程度,使视场边缘部分同样得到清晰的象,不过这种物镜的结构较为复杂,从设计到制造到增加了困难,尤其是平场复消色差物镜,它是在光学系统中加入弯月形厚透镜用来矫正物镜的象面弯曲。 有一部分透镜是用荧石材料制成的,而荧石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很差,再加透镜的精度要求又较高,这样的材料的来源和加工工艺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2)根据物镜的方大倍率不同,分为低倍、中倍和高倍物镜。 A.低倍物镜:放大倍率 1X-5X,数值孔径 0.04-0.15 B.中倍物镜: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