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曾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判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即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⒈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⑴肉食者鄙 鄙: ⑵神弗福也 福: ⑶小大之狱 狱: ⑷望其旗靡 靡: ⑸小惠未徧 徧: ⒉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 ⑴①又何间焉 间: 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③立有间,扁鹊出 间: ⑵①弗敢加也 加: ②而山不加增 加: ③万钟于我人何加焉 加: ⑶①即克,公问其故 故: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故: ⑷①民弗从也 从: ②战则请从 从: ⑸①其乡人曰 其: ②公问其故 其: ③望其旗靡 其: ⑹①公与之乘 之: ②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之: ③怅恨久之 之: ④何陋 之有 之: ⑤ 马 之千 里 者 之: ⑥ 西 蜀 之去 南 海 之: ⑦ 曾不能毁 山之一毛 之: ⑧ 肉食者谋之 之: ⑨ 登轼而望之 之: ⒊ 划 分句子 的朗 读 节 奏 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⑵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⑶彼竭我盈,故克之 ⒋孟子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决定长勺之战的胜负的要素是“人和”,根据上文内容推测,齐军之败,在哪一方面证明了孟子“人和”最重要的观点:( ) A.城非不高也 B.池非不深也 C.兵革非不坚利也 D.米粟非不多也 ⒌阅读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⑴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⑵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⑶为什么“齐人三鼓”以后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⑷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⒍下列加点的“者”字与“肉食者谋之”中的“者”字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募有能捕之者 B.后遂无问津者 C.陈胜者,阳城人也 D.若 有作奸 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