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动物到上帝的读书笔记

从动物到上帝的读书笔记_第1页
1/6
从动物到上帝的读书笔记_第2页
2/6
从动物到上帝的读书笔记_第3页
3/6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从动物到上帝的读书笔记 《人类简史》这两年太火了,我身边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读。一本书能够火爆起来,除了营销之功,当然也有其自身的独到之处。 我一直觉得“宇宙”、“世界”和“自我”是三个最能够唤起人们的终极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迷人话题,而《人类简史》讲的是人类的进化史、进展史,它既跟世界相关,也与自我相关。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以一种宏大的历史视角、简洁的理论框架,把人类 7 万年的风云变幻铺到了读者的面前。“大道至简”,其魅力正在于“大”和“简”。所以这本书还是很适合作为一本科普读物来阅读的,它对于梳理整个人类史的脉络、激发进一步的讨论兴趣,都很有帮助。 与此同时,书中的一些观点,也是需要谨慎看待的。假如第 1 页 共 6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读者没有接触过相关学科,很容易为书中的惊人之论所倾倒。但其实,有些观点在学界早已不是新奇之论,也并没占据主流地位。人文社会科学的很多观点难有对错之分,端看你信任什么。读者可以把这本书作为一个了解和思考相关问题的起点,但希望不要全盘接受、止步于此。 接下来谈谈我觉得比较重要的一些内容: 1、虚构的故事 智人何以超越其它物种,乃至其它人类,实现“从动物到上帝”的进步?书中给出的解释是,智人在某一阶段获得了虚构故事的能力。虚构的故事让许多互不认识的人能够团结起来为一件事努力,并且能够实现代际传承,从而完成其它物种不可能完成的伟大创举。智人的进展从此进入了快车道,从生物学问题变成了历史学问题。事到如今,智人世界的秩序全是由想象出来的复杂故事体系建构起来的。 第 2 页 共 6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观点是上大学的时候读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扩散》,其认为民族的概念是经过人为建构和宣传强化而树立起来的。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也提到过信息鸿沟与童年概念的建构之间的关系。只是在《人类简史》中,这个观点已经被扩大到了无所不包的程度。 既然都是虚构的故事,那么不要现在的故事,换一个新的如何?谁才有权力去选择要什么样的故事?谁说我们非要故事不可呢?这样追问下去有两个极端可以走:我们要么回到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要么建立一套人人满意的故事体系,而目前的现实正在两者之间,不知道将会滑向哪个方向。 2、偶然的历史 人类进入农业社会,是从偶然开始的:偶然吃了住所周围的小麦,觉得可以试着种一些;小麦好像够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从动物到上帝的读书笔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