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代用茶》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立项背景及任务来源(一)立项背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贵州市场上代用茶产品琳琅满目,但至今尚无该类产品的国家标准,贵州省内企业生产销售基本都自行制定企业标准。在日常检测工作中,经常发现该些标准项目和要求参差不齐,建立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代用茶产品标准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经调研和统计,目前贵州省已经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代用茶企业有 50余家,产品品种覆盖了叶类、花类、根茎类和混合类等,本次制定《代用茶》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使贵州省境内的生产企业能得到资源共享,有利于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利润空间。制定代用茶产品的贵州省地方标准,不但可以规范我省的代用茶产品加工技术,更重要的是提升我省食品生产的技术水平,指导企业生产,稳步提高产品质量,消除食品质量安全隐患,从而增强我代用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为管理部门有效监管提供技术依据,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为了规范引导和促进代用茶生产的健康发展,2013 年 11 月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向贵州省卫生厅提出制定《代用茶》地方标准的申请。(二)任务来源《贵州省卫生厅关于贵州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立项的通知》(黔卫函〔2014〕26 号)。二、标准编制过程本标准的编制工作从 2014 年 3 月份开始,由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国家酒类及饮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牵头,贵阳高新英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贵阳山里妹食品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在拟订标准编制工作进度后,收集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调取了以往全省160 多个代用茶样品的检测数据,并采集了贵阳高新英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苦荞香茶,贵阳山里妹食品有限公司的野生苦丁、苗家凉茶及市场采购了大麦茶、薄荷叶、甘草、荞麦茶、野生苦丁茶、菊花、茉莉花、荷叶、刺梨果茶、山楂果茶、柠檬果茶等共 14 个样品进行检测,数据汇总见附件 1、附件 2。经过大量数据整理、对比分析,课题组对起草文本反复进行讨论和修改,于 2014 年 6 月起草完成了《代用茶》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三、标准制定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的依据(一)标准制定原则1、标准的格式按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而制定。2、标准中的项目根据《代用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 版)》和国家有关要求,参照现有其他省份地方标准,结合历史检测数据并充分考虑该类产品的食品安全特征而制定。(二)确定制标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