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比》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68、P69例 1、例 2 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法、 写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3、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 对比的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比,感受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比课件出示例 1 图。问:图上有什么?( 2 杯果汁, 3 杯牛奶)想一想:可以怎样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呈现:牛奶比果汁多 1 杯;果汁比牛奶少1 杯;果汁的杯数是牛奶的32 ;牛奶的杯数是果汁的23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板书: 2÷3=32 3÷2=23谈话:在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时,我们既可以用减法来它们之间的相差关系,也可以用除法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其实,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还可以用比来表示。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比的知识——认识比。(板书)二、自主探究, 认识比1、用两个比表示两个同类量的相除关系。(1)师:果汁的杯数是牛奶的32 ,也可以表示为: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 比 3;想一想:牛奶的杯数是果汁的23 ,也可以表示为什么?(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 比 2)比较两种说法的不同,渗透‘比是有序的’。(2)知道了这两个数量间的关系可以用比来表示,那么你们知道在数学中该如何记吗?请大家打开书本看68 页例 1 部分,尝试 了解比 。(3)介绍比 。根据回答板书(前项比号后项)并讲解比的读、写。师小结:两个比是有顺序的,在用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顺序,正确表达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的比,不能颠倒位置。【评析】继引入环节中的两个数量相比较,进而根据“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 比 3 ”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 比 2”,从二者内在的联系中揭示比的关系。在这样一个清晰的前提条件下引导学生认识比,使学生体会到:比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另一种数学方法,比是一个有序的概念。这样的教学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显得层次清晰、条理有序。(5) 课件出示“班级情况简介:63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