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试述 S1 , S2 ,S3 的发生时刻,机制及听诊特点?第一心音:发生时相:在心室的等容收缩期,即心室收缩的开始,约在心电图QRS 波群开始厚 0 。02~0。04S 。产生机制:瓣膜起源学说,在心室开始收缩时,二尖瓣的关闭产生S1 的第二成分,而三尖瓣的关闭产生S1 的第三成分,由于瓣膜突然关闭,瓣叶突然紧张产生振动而发生声音。听诊特点:音调较低钝,强度较响,历时较长,(持续约0 。1 秒),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在心尖部最响。第二心音:发生时期:在心室的等容舒张期,标志心室舒张的开始,在心电图T 波的终末或稍后。产生机制:血流在主动脉与肺动脉内突然减速和半月瓣突然关闭引起瓣膜振动所致,可分为两个成分:主动脉瓣关闭在前,形成该音的主动脉瓣成分,肺动脉瓣关闭在后,形成该音的肺动脉瓣成分。听诊特点: 音调较高而脆, 强度较 S1 弱,历时较短 (约 0。08 秒),在心底部最响。第三心音:发生时期:心室快速充盈期之末,距第二心音后约0 。12~0。18S 。产生机制:心室快速充盈末血流冲击室壁,心室肌纤维伸展延长,使房室瓣,腱索和乳头肌突然紧张,振动所致。听诊特点:音调低钝而重浊,持续时间短(约0 。04 秒)而强度弱,在心尖部及其内上大于仰卧位较清楚。什么叫额外心音?试述额外心音分内的特点?额外心音?在正常心音之外听到的附加心音,与心脏杂音不同。一,舒张期额外心音:1.奔马律: 1 ,舒张早期奔马律:听到部位:左室奔马律— 心尖区其内侧。右室奔马律 — 剑突下或胸骨右缘第5 肋间。听诊特点:音调低,强度弱,在S2 之后,与 S1与 S2 的间距相仿,通常心率较快,类似马奔跑。2 ,舒张晚期奔马律:时相:发生于S4出现的时间,突为增强的S4 。听诊特点:音调较低强度较弱,距S2 比较远,比较近S1(在 S1 前约 0 。1S )听诊部位:在心尖部稍内侧听诊最清楚。3 ,重叠型奔马律:为舒张早期和晚期奔马律重叠出现引起。如同时出现而没有重叠则听诊为4 个心音,称舒张期四音律。2.开瓣音:听诊部位:心尖内侧,时相:S2 后 0 。07S 。听诊特点:音调高,历时短促而响亮,清脆,呈拍击样。3.心包叩击音:听诊部位:心尖部和胸骨下段左缘最易间及。时相:S2 后约0 。1S 。听诊特点:中频,较响而短促。4.肿瘤扑落音:部位:心尖或其内侧胸骨左缘第3, 4 肋间,时相: S2 后约0 。08~0。12S 。特点:出现时间较开瓣音晚,声音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