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农村小学校本教研要念好“三字经”:农村小学校本教研 农村学校要卓有成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在校本教研活动中促进老师的进展,就要更新讨论理念,立足学校实际,挖掘学校资源,念好“小、活、实”三字经。一、切口贵在“小” 农村小学师资缺乏,教学条件有限,缺乏专家引领,不适宜开展高层次、大范围的教研活动。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内容重在“小”,就是讨论的范围切口小、内涵少、周期短、见效快、易操作,从小事件、小现象、小问题入手,关注教育教学情境中的案例或细节,并由此循序渐进、层层深化,不断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而达到讨论的目的。 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教学讨论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问题才有现实的意义。比如我们在开展校本课题讨论时,就第 1 页 共 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让老师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的实际,先找出自己最为困惑的盲点、热点、难点问题,从问题入手,把小问题生成小课题。如:怎样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怎样让胆小的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言?学生作文说谎话如何应对?如何培育学生仔细做作业的习惯?学生不尊重老师怎么办?这些问题容量小、目标单一、指向明确、操作性强,而且是老师最为关怀、最有感受的问题,老师们讨论起来得心应手、简便易行,也容易出成果,有助于让老师们体验到讨论成功的欢乐。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内容切忌求全、求深、求大,那样反而会贪多嚼不烂,束缚了老师的手脚。 二、形式巧在“活”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形式不要拘泥于固定的套路和僵化的模式,而要立足校情、教情、学情,因校制宜,因人而异,因陋就简,做到灵活多样、形式活泼、丰富多彩、不拘一格。 第 2 页 共 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比如学校开展的小课题讨论,不需要通过逐级申报、审核、立项、批复等繁琐程序,而是由老师撰写课题方案,由学校审核批准,统一开题,灵活推动,老师边学习、边实践、边讨论,学校定期组织沟通、研讨、总结和推广。再如,为了学习借鉴名师的课堂教学经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笔者所在的学校从网络上购买了于永正、孙双金、王淞舟、窦桂梅等特级老师的教学专著和课堂教学光盘,利用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时间组织老师观看教学光盘,然后进行研讨。这样老师们足不出户,就能和专家面对面沟通,和名师零距离对话,学习课改的经验,领略大师的风采。教研活动的灵活性和丰富性深受老师的喜爱,为教研活动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三、效果重在“实” 农村学校的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