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制 单 位 : 湖 北 楚 雄 建 筑 有 限 公 司编制人 :审 核 人 :监 理 单 位 : 十 堰 市 宏 超 监 理 有 限 公 司审核人 :日期 :二 00 七年十月八日2 前言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是易个长期的、涉及面广的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环节, 质量通病重在预防, 一旦产生质量通病, 甚至酿成事故,即使尚可补救,但已造成损失,留下缺憾,事后处理,实属无奈,亡羊补牢,终究不是上策。住宅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高工程质量,消除各类质量通病,改善居住环境和居住功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提高工程质量已成为我们施工单位的重任。我公司对于堰中蔬菜批发市场二期工程质量通病在施工中事先采取周密的预防措施,做到未雨绸缭,防患于未然,确保工程质量。3 第一章主体结构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一、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 轴线位移通病现象: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轴线位置有偏移预防措施:a.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b.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 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c.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d.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e.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f.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2. 粱模板通病现象:粱身不平直、粱底不平及下挠、粱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粱间、拆除困难。防治措施:4 a.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粱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b.粱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直后将粱侧钉固。粱底模板≥4M 时按规定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度的 1‰~ 3‰。c.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3. 柱模板通病现象: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中间柱模偏位。防治措施:a.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加固; b.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 c.四周斜撑要牢固 ; d.浇筑砼时,速度不宜过快, 一次浇灌高度不得超过40 ㎝,振捣不宜过分。4. 板模板通病现象:板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