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在实践中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质量在实践中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质量 一、统一思想,解决实施中的认识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首先需要学校具有正确的办学理念和教育观念。从此意义上说,综合实践考验着校长和老师的教育理念,考验着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在现阶段,要从管理机制方面人手,首先解决要不要做的问题。区(县)教研部门和教育职能部门在推动过程中,要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区(县)级对学校督导检查,检查学校是否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是否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讨论小组”,学校是否有课程实施计划,是否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如教学讨论、检查考评、奖励表彰)等等,从而在机制上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 为了了解学校的落实情况,要坚决摈弃那种查查课表、文档,开开老师座谈会的方式。教研室或教育督导部门,要通过个别访谈的方式与学生、老师进行沟通,这样,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才能给予准确的评估,才能引起学校的重视。南京市教育局在 20XX 年 10 月份对全市小学进行课程实施情况调研评估,引起了全市各个学校的重视,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南京市建邺区教研室通过召集全区小学分管教学校长会,对领导进行培训,要求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讨论小组。学校要有总体实施方案,要确定一位老师作为区中心组成员。在视导时,每个学科教研员将课程计划的落实情况作为必查内容,并量化记载,特别是将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情况作为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内容,这些举措促使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这门课程。 二、整体规划,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运行。 众所周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它既不是学科课程的补充和延伸,更不是学科课程的辅助和附庸,而是一类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的新型课程,准确把握综合实践课程的内涵和课程价值是课程实施的基础。在现阶段,在任课老师对该课程理解认识不到位的情况下,学校要发挥团队的力量,集体攻关,要整体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划,分步实施,它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运行的前提。 学校、老师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进行统筹规划,设计内容框架,对学生每个年段的主题方向与类型有一个系列安排。在此框架内,老师指导小组撰写年级课程实施计划并送学校审查,老师撰写主题活动方案并在讨论组内研讨通过,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