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基于虚拟仿真的电路实验教学改革方案探究基于虚拟仿真的电路实验教学改革方案探究 摘 要: 文章根据广州大学现有电路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虚拟仿真电路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究,提出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搭建方案,以及逐步应用于实践教学的方法,并对教材的编写和团队建设进行了探讨,为虚拟仿真电路实验教学提供了改革的总体框架。 关键词: 虚拟仿真 电路实验 立体化 实验教学改革 1.引言 电路实验系列课程(以下统称为电路实验)包括:电路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电路基础实验、电工电子学实验,是高等学校电类、非电类各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目前国内大中专院校绝大部分仍然延续传统的实验方式,即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根据课程设置,延后一段时间进行实验的验证。显然,这种实验安排方法造成了实验验证落后于理论教学的进度,特别是工科专业较多的学校,由于实验时间安排的限制,甚至出现实验课提前于理论知识的情况。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无法获得实验的感性知识,理论—实验—认知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被割裂的同时,也不利于知识的吸收、转化。 虚拟仿真实验允许学生在网络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不依赖于具体的实验室和实验仪器,克服了以前实验教学中受到实验时间、场地、器材限制等弊端。同时由于学生操作具有不可预知性,老师在开发和指导实验时都需要预知可能出现的问题,这对老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和教学能力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虚拟仿真技术的进展,为现存的理论与实验教学的矛盾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国内部分高校的电路实验课程加入了软件仿真实验项目,有利于学生对电路基础理论和实验验证的理解吸收。为此,本项目旨在探究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电路实验的教学,将“课程+实验”的理念引向深化,创建“理论授课—虚拟实验—实验室教学”融合的高校实验教学新模式,最大限度地共享实验资源,降低实验成本,提高实验的使用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教学方案的初步推广试行。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存在的问题 据 20XX 年全校本科专业人才培育计划,广州大学校内现有三个学院八个专业四门课,年均 292 个学时,共 14000 人机时数电路实验。可以说电工学基础实验是培育相关专业人才的基石,但由于历史及其他各方面原因,我校目前电类实验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由于经费有限,加上近几年专业的扩招,部分班级的学生人数甚至超过 50 人,导致实验室的硬件跟不上,仪器设备陈旧老化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