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山是怎么高起来的》教学设计】大山又高又什么 《大山是怎么高起来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认识“辶、亻”2 个偏旁。 2.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趣味和特点。 3.通过朗读诗歌,引导学生语言练习,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制造力。 教学重点: 1.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认识“辶、亻”2 个偏旁。 2.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趣味和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诗歌,引导学生语言练习,培育学生的想象力、第 1 页 共 8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制造力。 教学时间: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呈现旅游爬山的照片,猜一猜这是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2.老师引学:你爬过山么?感觉怎么样?请跟我们分享一下。 3.老师引问:同学们知道大山是怎么高起来的么?今日老师为大家带来一首很有趣的儿童诗歌,我们一起去发现大山高起来的神秘,跟着老师一起板书:大山是怎么高起来的。 二、初读儿歌,认识生字 1.听老师范读诗歌,思考:大山是怎么高起来的?用文中的句子告诉老师。 2.学生朗读诗歌,圈出生字词,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假如发现同桌读错了,第 2 页 共 8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定要教同桌多读几遍。 3.引导学生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 4.学生读生字,老师检测。 (1)学生自由读。 (2)重点抽读,用生字卡片抽读,主要抽读“怎、你、远、推、边”5 个易错的重点字。 (3)抽读重点。平舌音、翘舌音、前后鼻音发音不准的学生。 (4)全班齐读。 5.导学:我们已经认识了生字,让我们再来读读诗歌,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次自由地大声朗读诗歌,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 6.学生自由练习读诗歌,老师巡回纠正字音。 第 3 页 共 8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7.导学:下面我们开展一次朗读竞赛,比一比读诗歌的时候,谁的声音最好听,句子读得最正确、最流畅。 8.学生先在小组内两两赛读,最后选出一名优胜者,然后每组派一名优胜者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赛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选手。 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 1.老师导入:同学们朗读得很棒,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诵得最快。 2.学生自由背诵。 3.老师抽背,表扬背诵得好的同学,鼓舞背诵稍慢的同学。 4.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