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炼钢工火焰视觉判断的初步研究转炉炼钢工火焰视觉判断的初步研究转炉炼钢工火焰视觉判断的初步研究一、转炉炼钢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生产劳动是指劳动者利用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操作,改变劳动对象生产成品。生产技术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情况的掌握以及相应的操作活动。在有些生产领域或工种,如飞机、汽车驾驶,工具情况的掌握和相应的操作是生产技术的主要部分。在另一些生产领域或工种,劳动对象情况的掌握和相应的操作组成生产技术的关键部分,转炉炼钢就属于这类的生产领域。在转炉炼钢工作中,人不能直接观察到炉内所进行的一系列理化过程的变化,只能凭借炉口的火焰变动情况间接判断炉内的情况。由于至今没有很好的仪器可以自动控制转炉的整个操作过程,所以操作主要是根据工人由吹炼过程中火焰、火花的特征对炉内情况的判断。这种利用视觉的观察判断以鉴定冶炼情况的操作,称为“看火操作”。看火操作带有凭经验操作的性质,不到纯熟地步,炼钢工在操作时很难断言自己吹炼的一炉钢的质量究竟如何。例如,炼钢工把火焰所表示的温度判断错了 ( 与冶炼过程所要求的正确度数不符) 因而造成低温钢,不能正确掌握火花特征因而难以控制含碳量,以上情况就造成了钢质量波动的问题。所以培训转炉炼钢工的关键在于学会看火技能。“看火操作”和其他劳动活动一样,包括着从感觉、知觉到思维一系列的心理过程。对火焰特征的认知、分辨属于感知过程;为了更好地比较不同炉的火焰特点,炼钢工需要在头脑中保持以前冶炼时火焰特征的映象( 同时了解这种特征与冶炼效果的关系) 以便调整这一炉的吹炼情况,这属于记忆过程;要了解整个冶炼过程的规律性,对复合刺激物作综合判断则属于思维过程;等等。由此可见,从事判断火焰主要的心理过程是:感知觉,记忆,思维( 综合判断) 。但是,对火焰特征的感知觉是冶炼过程中人对劳动对象反映的主要内容,是决定冶炼结果的关键,所以培训主要应从感知觉方面开始。关于炼钢工人的培训 , 苏联劳动心理学家黑勒施泰因( С .Г .Г е л л е р шт е й н) 、谢列茨卡娅 ( Л .О .С е л е ц к а я) 、施皮格尔 ( Ю.И.Шп и г е л ь) 、切贝绍娃 ( В .В .Ч е б ы шё в а) 等人对平炉炼钢工人的技术掌握问题作了系统的研究,这主要包括:(1) 训练炼钢工人从平炉炉壁的色调和亮度的变化来判断温度;(2)训练炼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