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软硬不均地层复合盾构的研究及掘进技术摘要:针对广州地铁二号线越秀公园—三元里区间的软硬不均地层的盾构施工,提出复合盾构的设计思想,并对复合盾构的功能及技术参数进行研究,分析刀盘、刀具与地质的适应性。研究复合盾构掘进模式的原理、掘进参数及模式之间的转换技术,解决了软硬不均地层的掘进难、效率低、成本高、地层变形不易控制等技术难题。为了有效地控制掘进方向和盾构姿态,分析盾构掘进方向偏差的原因,研究相应的控制方法,达到了防止管片裂损和控制错台的目的。为防止黏性地层掘进的“泥饼”现象及富水地层掘进的“喷涌”现象的发生,研究相应的渣土改良技术。通过盾尾环形间隙同步注浆技术的研究及采用可靠的技术措施,并加强施工监测,及时变更掘进参数,控制地层的变形,确保京广铁路正常运营及临近建构筑物的安全。关键词:隧道工程;软硬不均地层;复合盾构;模式转换;渣土改良;同步注浆;变形控制1 引言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本文依托广州地铁二号线越秀公园—三元里(以下简称越三 >区间隧道盾构法施工进行研究。地层软硬不均,其中强度较高、稳定性能好的中风化岩(8>和微风化岩(9>占多数,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最高达到78.2MPa。同时洞身还通过强风化岩 (7>、全风化岩 (6>( 呈土状 >、残积土层 (5>和断层破碎带等不稳定地层,地层分界面起伏大,软硬交错,并且岩层中普遍含砾石,对刀具严重磨损。地质纵断面见图1,各种地层分布统计见图2。由于地层中存在高黏性土层,盾构掘进时容易在刀盘前部形成泥饼,严重影响掘进。同时通过富水的断层破碎带时,施工可能发生突水现象。越三区间隧道穿越地区地表交通繁忙,建筑物密集,有135 栋建筑处于隧道上方,桩基底部距隧道最近的仅0.56m,有 31 根建筑物桩基距隧道顶部仅0.56~2.00m,桩基类型多,所处地层各异。约 165m 长隧道要穿越广州火车站14 股轨道,并且站内人行天桥桩基和邮电地下通道底板离隧道顶仅3~5m。针对越三区间的软硬不均地层及复杂地质环境的盾构施工,为解决其掘进难、效率低、成本高、掘进方向及地层变形不易控制等技术难题,需要研究复合盾构及其掘进模式、掘进参数、掘进模式之间的转换技术等,同时还需研究相应的姿态控制技术、渣土改良技术以及地层变形控制技术等。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2 复合盾构的研究2.1 复合盾构功能设计国内在如此复杂地层采用盾构法施工尚属首例,其在国际上也十分罕见,而仅有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