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评审项目分值评审要点评审方法评审结果及扣分原因得分(一)输血管理组织5 1. 建立输血管理委员会 (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组),开展输血管理工作,定期召开会议,有相关记录。2.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有质量评价和分析记录(每季度1次)。3. 输血科(或血库)技术人员具相应资质。每年接受 1 次以上专业技术培训。4. 每 年组织 1次全院性《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有关输血法律法规等培训。查文件:(1) 各 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5)。(2) 临 床用血保障、输血不良反应处置制度和应急预案( 5)。现场检查:(1) 查输血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5)。(2) 查输血科 (或血库) 质量评价和分析记录。(3) 查工作人员名册,相关人员资质,培训合格证,继续教育相关资料(10)。(4) 查医院输血相关法律法规培训记录(10)。(二)输血服务管理5 1. 输血科(或血库)面积布局和设备符合规定要求,三区划分清楚。2. 有 血液出入库登记,规范用血申请程序和流程。3. 技 术人员每年体检 1 次,凡患经血液传播性疾病或携带经血传播病原体者,不得上岗。4. 提供 24 小时供血服务,有计算机管理设施。5. 与市血液中心签订供血计划的协议,不得使用非法渠道血源,无自采自供血行为。查文件:(1) 用血申请相关制度和流程。现场检查:(1) 查输血科(或血库)布局,设施、设备。(2) 查血液出入库核对登记。(3) 查技术人员体检记录。(4) 查供血计划,计算机管理系统。(5) 查血源渠道,有无自采自供血现象。(三)合理用血管理3 1.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2. 成份输血比例≥ 95%,合理使用血浆。3. 临床输血记录合格率和保存完好率达 100 %。4. 定 期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考核并及时反馈或通报,有记录资料。现场检查:(1) 查 5 份输血病史中输血适应征。(2) 查成份输血比例。(3) 查输血记录合格率和保存完好率。(4) 查临床用血情况考核、反馈或通报资料。评审项目分值评审要点评审方法评审方法得分(四)输血质 量 监 控与管理5 1. 落实血液质量监测制度,常规检测项目开展室内质控,参加室间质控。2. 实施临床输血全程质量监控,控制输血感染,有血液报废处理规定和记录。3. 血液贮存符合规定,贮血冰箱有定期消毒并进行细菌监测,血液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限符合要求。4. 输血器械符合标准,“三证”齐全。血袋和一次性输血耗材按规定回收,并按医疗废物处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