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如何培育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心理学讨论表明,人的习惯是由不断重复而逐渐形成的稳定的自觉行为。教育实践也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宝。但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而要从一年级开始,就要逐步培育学生学会观察、敢于提问、仔细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与别人合作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强化正面的作用,培育听讲的习惯 让学生学会倾听是保证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行为习惯。一年级的孩子单纯、好动、易兴奋,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在行为习惯方面的可塑性很强,老师应抓住这一特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展开教育,通过强化发扬学生的积极行为,抑制学生的消极行为培育其良好的倾听习惯。在课堂上,要密切关注第 1 页 共 8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生正面的、积极的现象,并恰当适时地加以赞扬,避开出现教者讲得声嘶力竭、“听众”听得无动于衷的现象。在培育学生仔细倾听的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学语言的童趣化,让学生乐于倾听 数学知识高度抽象、概括,假如教学语言生涩、呆板,学生听起来就乏味,易疲倦,很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教学语言在精练、准确的同时,更要生动、活泼,增加形象思维的色彩,适应一年级学生的童趣需求。有经验的老师常常把问题情况编成简短的小故事,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如在教学“比一比”中,老师可设置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情境引起探究:在大森林里,一条曲折的小河边,一群小动物正忙着盖房子,他们有的般砖,有的扛木头,连河里的小鱼也被惊动了,禁不住蹦出了水面。请小朋友猜一猜,小动物在帮谁盖房子?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啦?怎样知道哪种小动物来得多一些?随着主题第 2 页 共 8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情境图的出示,学生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听得趣味盎然,津津有味,就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二)注重实践活动,确保倾听效果 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制造”的过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用耳听数学,更要用手做数学。动眼不动脑,会使人视而不见;动耳不动脑,会使人充耳不闻;动手不动脑,只会盲动;动口不动脑,只会瞎说。可见,只有手、耳、眼、脑多感官协同参加,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才能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活动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听得清楚、明白,还能把知识操作起来、展示出来,这才是倾听的最高境界。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