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心得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规范学前教育实施,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而制定的法律。该法共 9 章 85 条,自 2025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到亿万儿童健康成长。近年来,学前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但仍是国民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需要通过立法,把党对学前教育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把实践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用法治方式破解突出问题,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门连续实施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中央财政设立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推动各地扩资源、调结构、建机制、提质量,构建起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学前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发展。一是普及水平大幅提高,2023 年全国幼儿园数为 27.4 万所,在园幼儿数4093 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91.1%,比 2012 年提高 26.6 个百分点,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二是普惠程度不断提升,2023 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数为 23.6 万所,在园幼儿数 3717 万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 90.8%,比 2016 年提高 23.5 个百分点(2016 年开始统计这一指标),绝大多数幼儿都能在普惠性幼儿园就读。三是教师队伍不断加强,2023 年,全国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数为 334 万人,生师比从 2012 年的 24.9:1 下降到 2023 年的 13.3:1。专科以上学历园长及专任教师占比为 93.1%,比 2012 年提高了 26.7 个百分点,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各级教育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资源结构性短缺,投入保障、师资队伍建设、规范监管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仍不完善。学前教育法聚焦解决学前教育深层次瓶颈问题,做出系统制度设计和规范,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推进学前教育规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近年来学前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但仍是国民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需要通过立法,把党对学前教育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把实践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用法治方式破解突出问题,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学前教育法的主要内容,首先是坚持公益普惠,明确属性定位。明确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