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千万工程”心得体会2003 年,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全省选择 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 1000 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 年来,浙江省持续推进“千万工程”,不仅造就环境美、产业兴的各色乡村,更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之路,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带来有益启示。不少村民说,在“千万工程”带动下,村子环境美了,自家收入高了,生活幸福感更强了。20 年来,浙江持之以恒实施“千万工程”,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逐步形成了“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局面。稻田方正,满眼绿意;房屋齐整,错落有致;村貌洁净,游客络绎不绝……走进浙江省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一幅现代化农村景象在眼前展开。2003 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从之江大地破题、以“千万工程”起手,开启了万千村庄的美丽蝶变。二十年间,“千万工程”润物无声,悄然改变着无数村庄的命运,并影响着中国乡村的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千万工程”作出重要批示,特别强调要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千万工程”,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到浙江考察调研。二十年久久为功,“千万工程”悄然改变了浙江千万乡村的面貌。不搞“政绩工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钉钉子精神,使“千万工程”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样板和范例,也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实施二十年来,“千1/3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也造福了广大农民群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明确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二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以“千万工程”起手,开启了万千村庄的美丽蝶变。二十年来,“千万工程”持续彰显蓬勃的生命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党建引领、党政主导。办好农村的事情,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