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心得感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5 月 23 日下午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方向。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法宝,在任何时期都是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展新质生产力,需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心任务、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增添动力。发展始终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前进的。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必须根据生产力的发展及时做出调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今天的时代背景和高质量发展为视角,就是要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破除一切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不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一个关键的目标必须要突破,就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解决我国发展中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问题。要看到,虽然我国科技创新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相当差距,许多关键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发展质量有待显著提升。造成这方面的原因很多,其中体制机制方面的弊端仍然是一个重要原因,甚至是根本性的因素。多少年来,我们的科技资源配置仍然受传统体制的惯性作用影响,创新资源过多地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不利于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创新链与产业链脱节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大量成果只是挂在墙上,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1融合机制尚未形成;人才评价和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仍然没有大的突破,评价过多注重显性指标,忽视实际效果,“人才帽子”和评奖名目繁多,“圈子文化”影响根深蒂固,不利于真正的重大原创性成果的涌现。如果这些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