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制造系统——德国工业4 .0 德国的制造业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部门之一。这归功于德国制造业能够管理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不同任务由位于不同地点的合作伙伴完成。近二三十年来,德国制造业已成功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CT)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的管理——如今,大约 90%的工业生产过程已应用ICT 技术。在过去三十年甚至更早以前,IT 革命使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世界发生了彻底改变,其影响力可媲美分别成就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和电力。 随着个人电脑向智能设备演变,一种新的趋势开始显现:越来越多的IT 基础设施和服务通过智能网络(云计算)来提供。伴随微型化和互联网的持续发展,这一趋势宣告了人们期盼的普适计算已成为现实。 1 工业 4.0 1.1 工业 4.0 的演化 通过无线,越来越多功能强大的、自主的微型电脑(嵌入式系统)实现了与其他微型电脑和互联网的互联。这意味着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网络空间)以信息-物理系统(CPS)的形式实现了融合。 新的互联网协议 IPv6 于2012 年推出后,目前已经有足够多的IP 地址可供智能设备通过互联网实现直接联网。于是,网络资源、信息、物体和人之间能实现物联网及服务互联网。这也将扩展至工业领域:在制造业中,这种技术演化可以描述为“第四阶段的工业化”或“工业4.0”。 图1 工业革命的四个阶段 18 世纪工业化的进程,始于机械制造设备的出现。那时候,纺织机一类的机器大大改变了生产产品的方式。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20 世纪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电力驱动的规模化生产。之后,便是从20 世纪70 年代初直到现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利用电子和信息技术(IT )提高了制造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机器取代了相当一大部分的“体力劳动”和一部分“脑力劳动”。 德国应充分利用其作为世界领先的制造设备供应商及在嵌入式系统领域的优势,通过利用物联网及服务互联网向制造领域扩展这一趋势,在向第四阶段工业化迈进的过程中先发制人。 工业4.0 的部署不仅将增强德国的竞争地位,而且有助于应对全球挑战(如资源和能效)和国内挑战(如人口结构的变化)。 然而,在对技术创新进行考虑时,结合社会文化语境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文化和社会的变化同样也是在他们各自领域中创新的主要动力。 比如,人口结构的变化拥有改变我们社会所有关键领域的潜力,如组织学习的方式、工作的性质、健康(随着人们活的越来越长)和社区的基础设施。这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