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法国与德国的工业化道路之比 公元7 6 8 年查理继承法兰克王国,开始南征北战,建立了著名的查理帝国。查理去世后,他的三个儿子签定《凡尔登条约》,将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东法兰克王国为莱茵河以东地区即德国,西法兰克王国占有罗讷河、索恩河及默兹河以西的土地即法国。德国和法国作为欧洲大陆上幅员辽阔的两个大国,从中世纪开始就相互较劲,双方数百年间有战有和,都想攫取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直到工业革命的爆发。 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这种态势促使欧洲其他国家学习英国,结合自己的国情进行工业化建设。法国作为欧洲大陆老牌的封建国家,由于小农经济发达和高利贷资本主义盛行等原因,决定了它所走的是一条较缓慢较沉重的渐进式工业化道路,但不可否认的是,法国始终畜疫人类工业发展的第一梯队。德国与法国截然不同。由于政治上不统一,交通工具不良,行会强大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德国工业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但后来德国人创造了落后国家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新模式,走上了具有日耳曼文化特点的国家主导工业化道路。那么接下来就具体对法国和德国的工业化道路进行对比。 一.首先对工业化前夕的法国和德国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状况进行对比。 1 8 世纪的法国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君主专制政体的典范。比较有特点的当时法国的全国土地的占有情况:贵族 2 0 %-2 5 %,教会 1 0 %-1 5 %,资产阶级大约2 0 %,其余一半不到的土地归占总人口数 8 0 %的贫困农民所有。好在法国土地富饶,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其农业就可以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充裕的食品并且出口大量的粮食和葡萄酒。同时法国也具有悠久的手工业传统,毛纺织业的生产遍及全国各地。丝织产品可以大量出口到全欧洲。在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以后,法国积极的引进英国的技术发行,来改造自己的能源和冶金工业。1 7 5 6年建立的昂费煤矿,规模大,技术先进,开始利用蒸汽机进行作业。但是与英国相比,法国的煤炭资源并不丰富,产量更是有限。在国内外市场方面,由于国内的社会结构没有孕育出中产阶级,所以市场需求在广度和深度上不如别国。法国受到专制政体的影响,商业贸易没有自由,不能为工业化提供基础性驱动。在海外市场上法国是第二大殖民帝国,但是它的贸易结构却有着自身的弱点,法国的海外贸易多市殖民地贸易,而与东方和欧洲的贸易比例不断缩小。 1 8 世纪的德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发展水平不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