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技术——疾病防控与安全用药 第五章 疾病防控及安全用药 一、疾病防控与安全用药 150 为什么要进行疾病防控?其总的原则是什么? 随着鳅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疾病的发生也日益加剧。如鳅鱼细菌性疾病时有发生,病情严重的塘口损失惨重,鳅鱼疾病的发生已成为鳅鱼健康养殖的主要制约因素。既要解决鳅鱼疾病的防治,又要确保鳅鱼商品达到《GB1840—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要求》,疾病防控和安全用药已成为鳅鱼无公害养殖环节中重中之重的关键技术。 疾病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于鱼体后,扰乱了正常生命活动的一种异常状态,一切干扰鱼体的因素,包括病原生物、养殖水环境因子(物理的、化学的)、鱼体的种间差异、鱼体自身的生理失调(物质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等都可能引起疾病。因此,如何创造良好的养鳅环境、控制和消灭病原生物、提高鱼体自身的免疫力,是疾病防控的主要内容。为了达到无公害鳅鱼养殖要求,其总的原则:根据鳅鱼的生态习性,创造良好的水域环境,培育和选用抗病力强的鳅鱼种,实施以生物、生态、物理、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防止病原体侵入,切断病虫害传播途径,合理、科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渔药,确保商品质量安全。 151 疾病防控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⑴ 选择良好的养殖环境 养殖区域选择远离有毒有害场所及污染源或污染物。养殖区域内没有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等污染源,符合《GB/T18407.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⑵ 选购放养优良鳅鱼苗种 一是选用良种,确保苗种来源清楚,种质纯正,品质优良,靠近长江中下游地区尽量选用长江鳅鱼品系;二是放养的苗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生命力强;三是采用科学的运输方法,提高苗种放养成活率。 ⑶ 加强养殖水体水质的调控 在鳅鱼养殖全过程中,养殖用水应符合国家《GB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以及《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做到水源清洁清新,养殖过程中搞好水质调控,确保水深、溶氧、pH值、透明度、氨氮、重金属离子等保持在标准允许范围内,保持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养殖用水如需循环使用,应采取消毒、沉淀、过滤等方法进行处理,确保水质良好。 ⑷ 投喂优质饵料。在饵料的适口性、营养价值等方面与鳅鱼养殖的各阶段要衔接好,确保鳅鱼健康生长。 ⑸ 采用药物综合预防技术。 ① 清塘:鳅鱼苗种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塘进行干池或带水清塘,干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