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近代化专题测试卷复习目标:1. 知识目标:中国近代前期是一个开始走出农业经济社会,而又未能走入工业经济社会的特殊社会阶段, 其社会经济成分主要包括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等, 受经济性质和各历史时期社会矛盾的影响, 各经济成分间既有密切联系,也有尖锐对立, 这也决定了近代社会中国的阶级关系、 民族关系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中国近代前期文化现虽未列入考试范围, 但对近代前期思想解放和进步内容的考查却未曾间断过,从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产生、 洋务派的主张到维新派, 再到民主共和思想及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 重点内容: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条件、概况和产生的深刻影响。本试卷分第Ⅰ卷 ( 选择题 )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第Ⅰ卷 ( 选择题 共 75 分 )一.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7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深刻影响是A.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B .使中国出现了外资企业C.东南沿海家庭手工业破产 D.自然经济开始瓦解2.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扩展对华贸易主要动力是A.商业利润的刺激B.清政府软弱可欺C.工业革命后西方经济发展的需要D.中国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3.《天朝田亩制度》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根本原因是A.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无法实行B.农民阶级代表先进的生产力C.不能反映农民的土地愿望D.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4. 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中国的丝茶大量出口,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A.西方资本主义市场开放B.中国商品经济发达, 对外开放C.中国丝茶质优价低D.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5.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 西方列强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其实质是A.希望加强同中国的贸易往来B.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C.报复中国的“闭关政策”D.为以后的资本输出创造条件6.19 世纪 40 年代中国知识界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产生这种思想的直接原因A.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入B.对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的了解C.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D.反对程朱理学的需要7.《资政新编》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