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实验思考题第三章数字调制技术实验一FSK传输系统实验实验后思考题 :1.FSK 正交调制方式与传统的FSK 调制方式有什么区别?有哪些特点?答:传统的FSK 调制方式采用一个模拟开关在两个独立振荡器中间切换,这样产生的波形在码元切换点的相位是不连续的。而且在不同的频率下还需采用不同的滤波器,在应用上非常不方便。 采用正交调制的优点在于在不同的频率下可以自适应的将一个边带抑制掉,不需要设计专门的滤波器,而且产生的波形相位也是连续的,从而具有良好的频谱特性。2.TPi03 和 TPi04 两信号具有何关系?答:正交关系实验中分析 :P28 2. 产生两个正交信号去调制的目的。答:在 FSK 正交调制方式中,必须采用FSK 的同相支路与正交支路信号;不然如果只采一路同相FSK 信号进行调制, 会产生两个FSK 频谱信号, 这需在后面采用较复杂的中频窄带滤波器。用两个正交信号去调制,可以提高频带利用率,减少干扰。4. (1)非连续相位 FSK 调制在码元切换点的相位是如何的。答:不连续的,当包含 N(N 为整数)个载波周期时,初始相位相同的相邻码元的波形(为整数)个载波周期时,和瞬时相位是连续的,当不是整数时,波形和瞬时相位也是可能不连续的。P29 1.(2) 解调端的基带信号与发送端基带波形(TPi03) 不同的原因?答:这是由于解调端与发送端的本振源存在频差,实验时可根据以下方法调整:将调模块中的跳线KL01 置于右端, 然后调节电位器WL01, 可以看到解调端基带信号与发送端趋于一致。 2.(2)思考接收端为何与发送端李沙育波形不同的原因?答:李沙育图形的形状与两个输入信号的相位和频率都有关。3. 为什么在全0 或全 1 码下观察不到位定时的抖动?答:因为在全 0 或全 1 码下接收数据没有跳变沿,译码器无论从任何时刻开始译码均能正确译码,因此译码器无须进行调整,当然就看不到位定时的抖动了。实验二BPSK 传输系统实验实验后思考题:1.写出眼图正确观察的方法。答:眼图是指利用实验的方法估计和改善(通过调整) 传输系统性能时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一种图形。观察眼图的方法是:用一个示波器跨接在接收的输出端,然后调整示波器扫描周期,使示波器水平扫描周期与接收码元的周期同步,这时示波器屏幕上看到的图形像人的眼睛,故称为“眼图”。从“眼图”上可以观察出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影响,从而估计系统优劣程度。另外也可以用此图形对接收滤波器的特性加以调整,以减小码间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