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针灸推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常规一、腰痛二、痹症三、眩晕四、中风五、面瘫六、蛇串疮七、漏肩风八、麦粒肿九、痛经十、落枕十一、肘劳十二、腱鞘炎十三、急性腰扭伤十四、呃逆十五、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十六、足跟痛2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1、诊断标准(1) 中医部分疼痛部位或在脊中,或在一侧,或两侧俱痛为主症。寒湿腰痛: 腰痛重痛、 酸麻,或拘急强直不可俯仰, 或痛连骶、 臀、股、腘。疼痛时轻时重,天气寒冷阴雨则发作,舌苔白腻,脉沉。劳损腰痛:多有陈伤宿疾,劳累时加剧,腰部强直酸痛,其痛固定不移,转侧俯仰不利,腘中常有络脉瘀血,苔脉多无变化。(2) 西医部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拟定:(1)有腰部外伤史、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2)常发于青壮年。(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等)时疼痛加重。(4)脊柱时有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可有膝、踝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6)X 线摄片检查:可有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或 MR检查提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2、治疗方法(1)以 2%普鲁卡因(先皮试阴性)2ml、维生素B120.5mg、醋酸泼尼松龙2ml(50mg)混合液穴位注射病变腰椎间盘双侧华佗夹脊穴。(2)同时以牵引治疗仪作卧位持续腰椎牵引,牵引力为360-410 牛顿(1kg=9.8 牛顿)。每次 30 分钟,每天 1 次,5 次为 1 疗程。1 疗程未愈者,休息 3-5 天再行下1 疗程。 3 疗程内统计疗效。(3)电针:双侧大肠俞或关元俞、肾俞、患侧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绝骨、太冲等,用连续波,每天一次,每次30 分钟, 10 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休息 2-3 天。3、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标准[1] 制定如下:临床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 70o 以上,能恢复原来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腰痛(腰椎管狭窄症)1、诊断标准中医部分3 疼痛部位或在脊中,或在一侧,或两侧俱痛为主症。寒湿腰痛: 腰痛重痛、酸麻, 或拘急强直不可俯仰, 或痛连骶、 臀、股、腘。疼痛时轻时重,天气寒冷阴雨则发作,舌苔白腻,脉沉。劳损腰痛:多有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