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老师轮岗沟通政策的执行困境与应对策略老师轮岗沟通政策的执行困境与应对策略 韦延盛 摘 要:老师轮岗制度是我国为了解决地区间教育资源分配差异而提出的一项师资沟通制度,该制度能够通过均衡城乡学校间的老师资源来实现校际间的良性互动。但由于我国现阶段教育领域中仍存在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城乡二元化矛盾凸显、相关职能部门管理力度不足等问题,老师轮岗沟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依旧面临着许多困境。本文将简要分析现阶段老师轮岗沟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老师轮岗沟通政策; 教育均衡; 教育资源; 教育均衡指数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公平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保障社会和谐进展有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教育均衡进展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各地区教育进展水平的差异已经被急剧缩小。但由于受到城乡之间经济进展差异的扩大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我国教育领域在教育经费、师资力量、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投入仍存在着向城市倾斜的状况。随着老师轮岗制度的提出与实施,城乡间老师的非常态化流动现象就被有效的遏制了,乡村地区教育领域的人才流失现象得到了缓解,合理的老师流动机制让师资力量得以被调控与分配。然而,我国老师轮岗沟通政策在实施的具体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形式主义、利益冲突、消极态度等都冲击了老师轮岗制度的正常实施,解决老师轮岗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刻不容缓。 一、老师轮岗机制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的困境 1.政策流于形式,轮岗双方缺乏执行力。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实施老师轮岗制度能够有效促进当地教育资源的平衡进展,但由于现阶段我国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各级学校之间竞争激烈,校方为了保障生源质量和学校名誉,常常不愿让能力水平较高的老师去进行轮岗,只是派遣一些成绩较为普通的老师参加到轮岗之中,导致真正高质量的老师资源并没有在城乡之间流动,老师轮岗沟通政策提出的初衷也就因此难以实现。老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师轮岗沟通政策的形式化极大地打压了老师参加到轮岗制度中的積极性,一些学校还将把老师调往偏远地区轮岗作为一种惩处的手段,例如在 20XX 年 4 月,四川省某小学就将该校一名体罚学生的老师调往偏远地区进行轮岗工作。此外,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相对缺乏,农村学校的教学材料与教学设施往往更为落后,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学校甚至没有基础的办学条件,优秀老师在这些地区轮岗时,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