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长庆油田组织结构

长庆油田组织结构_第1页
1/6
长庆油田组织结构_第2页
2/6
长庆油田组织结构_第3页
3/6
长庆油田属低渗、低压、低丰度的“三低”油气藏,开采难度大,开发成本高,如何保持油田又好又快持续发展,同时保证油田在快速上产的同时取得效益的最大化,是长庆油田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要求。“长庆油田到2015 年实现油气当量5000 万 t 时,用工总量须控制在7 万人”。 面对这一发展目标,传统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大油田管理、 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只有通过组织架构革新和管理流程再造,才能达到节省投资、降低成本、优化用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1 传统劳动组织形式长庆油田白上世纪70 年代开发以来,在不同时期。由于生产流程的不同,其劳动组织结构形式亦有所区别,见图l 、图 2、图 3。图 l 的主要特点是采用“采油大队一采油队一班站一岗位”四级管理,万吨用工 28 人。图 2 的主要特点是采油大队变作业区。压缩机关组室。万吨用工 26 人。图 3 的主要特点是推广丛式井,撤采油队建井区。技术、资料、化验归作业区集中管理,万吨用工16 人。图 1 20 世纪 70 年代采油大队组织机构图 2 20 世纪 70 年代采油大队变采油作业区图 3 2002-2008年撤采油队建井区2 新型劳动组织形式2.1 新型劳动组织的设计基础常规的油田生活配套模式为按产建规模设置倒班点。井区部、接转站、注水站设置执勤点,增压点设置值班室,3 口井及 3 口井以上的井场设置巡井房。“听数字指挥、 让数字说话”,由于推行数字化管理,油田管理模式由传统的大量人工巡井转变为电子巡井,人工巡护转变为电子值勤等; 又由于自动化控制水平的提高,井场不再配备人员看守,人员住宿可以集中安排。 配套设施得以简化。数字化管理缩短了管理距离,使长庆油田基层采油单位的原来介于作业区与井站之间的井区被淘汰,减少了管理人员。 数字化管理给劳动组织的优化搭建了平台, 劳动组织的优化又让数字化管理的威力得到完全释放。节约了人工成本。为用工总量控制在 7 万人奠定了基础,见图4、表 l 。图 4 新型劳动组织的设计基础表 1 新型劳动组织涉及的数字化管理技术2.2 新型劳动组织的设计思路(1) 管理流程设计与地面流程走向相结合,按照“联合站一增压点(注水站 ) 一井”的顺序 ( 与集输流程逆向 ) 设计组织结构,突出区域生产的总体协调与环节控制。(2) 联合站纳入作业区管理。作业区机关办公点、集中生活点在联合站附近就近建设,发挥联合站生产调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长庆油田组织结构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