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最新犯罪调研报告 3 篇 未成年人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祖国的希望所在,他们能否健康成长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没有跟上国家经济社会快速进展步伐,未成年人犯罪逐步成为社会上较为突出的问题。笔者在我区法院、检察院、关工委的协助下,对近两年全区发生的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做了专题调查。根据调查,我区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表现在未成年人犯罪主体上,一直以非无锡籍外来人员犯罪为主。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任务仍十分艰巨。现将我区近两年间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查分析如下: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特点 1.外来青少年犯罪仍居高不下 外来青少年犯罪率高,是社会的一大问题。由于外来青少年大多因父母来锡打工而流动,因此他们大多缺少家长监管,也得不到高质量的教育,甚至有的因过早失学、辍学而游荡在社会上。外来青少年道德修养低下,法制观念淡薄的现状,使他们极易走上犯罪道路。依照属地管理的要求,各个街道的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中外来人员占据大多数,造成了社区完成 创建零犯罪社区 目标的巨大压力和挑战,急需走出当前工作窘境。 例如:唐某某、周某某等 6 人,他们常年闲散在社会上,参加了被告人张俭峰(34 岁、公司法定代表)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参加聚众斗殴、寻衅滋事、非法拘禁、开设赌场等犯罪活动。该犯罪组织共 15 名人员被判处刑罚,其中包括上述 6 名未成年人在内共 10 名是闲散未成年人。 2.犯罪组织形式呈团伙趋势 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定年龄是已满 14 周岁未满 18 周岁。该部分人群由于年龄较小,生理和心理均未发育完全,意志不坚定,实施犯罪特别是暴力犯罪时,身薄体弱,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倾向于三五成群结成团伙犯罪,以虚张声势,互相壮胆。例如:闫某晚上在某迪吧跳舞,见到宋某与女友跳舞又唱又跳,看不顺眼,便纠集刘某等 5 人,手持棒球棍、钢管等作案工具,对宋某头部猛打,致使其头部 5 处创伤,创口最长一处达 7.5 厘米。其中闫某等 5 人是未成年人,均被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未成年人成长于我国改革开放飞速进展的时代,一方面受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和良好社会环境的影响,能够在 中国梦 的指引下全面进展,成为栋梁之才;另一方面又受到各种社会矛盾和消极因素的影响,有些未成年人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经过调查,未成年人的犯罪原因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