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西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山西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4
山西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4
山西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4
第十七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非选择题1.(2018 云南师大附中月考)[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明代赋役改革自宣德年间开始,发展到万历初年“一条鞭法”向全国铺开,经历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间。明代赋役改革以来自民间的白银货币化作为前导,具有比较坚实的社会基础,所以通过地方一系列赋役改革,最终导致“一条鞭法”推行全国,赋役白银化,顺理成章地确立了税收和徭役的货币化。这是中国社会经济货币化的重要进程。在 16 世纪初,中国与世界接轨,体现在市场的连接,推动了白银货币化加速进行。明代赋役改革“一概征银”,这是中国税收制度由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的一次重大改革,也是中国徭役制度由力役向货币替代转变的一次重大变革。这种变革直接推动了农民从纳粮当差到纳银不当差,农民逐渐摆脱了土地的束缚而获得独立的自由雇工的身份。这一重大变革,无疑就是英国历史法学家亨利·梅因所谓从身份到契约的过程,也无疑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从人的依附关系向物的依赖关系的转变,是社会的巨大进步,成为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重要标志。……改革推动了农业产品必须投放市场,从而促进了农业商品性生产,农民生活日益与市场相联系,使从事工商业更为有利,从而为工商业发展创造了必要前提。——摘编自万明《白银货币化视角下的明代赋役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赋役改革的特点。(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赋役改革产生的历史影响。(9 分)答案 (1)特点:时间长;白银货币化;赋役征银;由地方到中央(自下而上改革)。(2)影响:推动农业的商品化发展;国家逐渐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为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创造条件;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帮、市镇的大量兴起;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2.(2019 河北邢台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建德元年(公元 572 年),北周武帝宇文邕诛杀了一时权倾朝野的大冢宰(官名,总领百官)宇文护,将北周的实权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建德二年(公元 573 年),北周武帝取消了府兵兵源的民族限制,规定境内凡男性悉可为兵,改诸军军士为待官。建德三年(公元574 年),“禁佛、道二教,经书、佛像尽毁,并令沙门(和尚)道士还俗为民。”。建德六年(公元 577 年),周武帝下诏所俘“民庶为人奴婢者”“不问官私,并宜放免”为编户百姓。北周灭北齐后,毁寺 4 万,强迫 300 万僧、尼还俗。此外,针对世族大家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的情况,北周武帝规定:凡“正长隐五户及十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西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