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高2025 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16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秘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考试时间:2025 年 1 月 12 日上午9:00~11:30】南充市高 2025 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第 I 卷 阅读题(共 70 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书法艺术的独特性,首先在于它的艺术表现载体,是中国文明的传播工具一一汉字。书法艺术以文字为母体,因文字书写而产生。它的所有语言样式,所有繁纷复杂的技术、规则,都傍依文字而诞生,离开文字而无从立其身。第二,书法和文字,共生、共进、共荣,相为表里,不可分解。第三,由于书法艺术以中国书面语言形式体系为裁体,与有用书法同体、同步进展,这就造成世界艺术史上的罕见现象:汉字书面语言体系的功能区域,几乎全部被艺术样式所覆盖。除了“艺术的书法”,“有用书法”几乎没有存在空间,只居于微小范围和很低端的位置。 文字有用功能的实现,实际上只需要基于“六书”而形成的字符体系。这个体系,是否具有艺术美感,书法形式语言介入不介入,对汉字的信息传递功能没有影响。但是我们的先民,依托于“六书”符号体系,演绎出了篆、隶、草、行、楷五大书体和变化无穷的汉字书法形式语言。这是既可以满足信息传递功能需要,也可以满足审美需要的“双功能”书法形式语言。 审美书法对有用书法实现全覆盖,使人们无从分辨哪些书法是表现性的,是“纯艺术”,哪些是有用性的,是“非艺术”。从艺术形态的来源说,书法没有什么特别,从生活原型升华、分离出艺术形态。但书法的特别性在于:舞蹈、演唱,都来源于生活原型;一旦它们升华分离后,不再介入生活原型,艺术是艺术,生活是生活,艺术从来不干预生活。书法的情况特别,它是始终和生活原型“捆绑”在一起一所有的书写场合(不管有用还是审美),都可以用书法。它确实挑战了世界学术界原有的对“艺术”概念的界定,也挑战人们对艺术特性认知的极限。这也是国际学术界较长时间不能认识到中国书法不仅仅是“文献档案”而且更是“艺术品”的原因。 作为有用文字书写,毫无疑问,书写文字内容需要有可辨读性。书法艺术秉承了“有用书写”的全部特性。从中国书法史的进展看,书法的“可辨读性”原则一直被奉为一个艺术法则而得到普遍遵守。没有语序的“梦呓”式书法,从来没有被允许成为“艺术书法”的一种创作模式。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