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考试题型:单选、多选、问答、辨析(分析对错并说明原因)问答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1.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在1919年8月发表的《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就已经认识到,要把马列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但在党的幼年时期,对于这一问题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认识。2.1935年遵义会议后,逐渐成为中央领导的共识。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经历过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直到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后,开始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为中国革命提供合乎实际的完整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3.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这个命题的提出,标志了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从感性升华到了理性,实现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之间关系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4.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已成为全党共识(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什么?(多选题)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不断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研究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是党领导人民改造中国、建设中国的战略策略,实现推动历史前进的目标,它是党的根本思想路线。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集中群众的智慧,把群众的力量组织起来,战胜种种困难,创造种种奇迹,它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它是党的根本政治原则。3、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1.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五种经济成分,但主要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2.与三种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相联系的中国社会阶级结构有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3.以上两种矛盾集中表现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上,而解决这个矛盾就必然要使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主义因素已在经济、政治上都已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的比重还很大,所以,它还不完全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必须在适当的时候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4、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以及相互关系?1.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2.相互关系:毛泽东系统地论述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①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②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③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5、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革命性质不同A.性质不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