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播种者钟扬的“精神珠峰”一个人的生命,能够记录到怎样的巅峰?在海拔6000 多米的珠穆朗玛峰北坡,他攀登到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高度;一颗平凡的种子, 可以为民族的未来带来多大的光亮?16 年间行程超过 50 万公里,每年100 多天在最偏远、最荒凉、最艰苦的地方穿梭。他带领团队收集4000 万颗种子,盘点了世界屋脊的生物 “家底 ”。2017 年 9 月 25 日,著名植物学家、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出差途中不幸遭遇车祸,53 岁的生命戛然而止。“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 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钟扬曾说过的话犹在耳边。从藏北高原到藏南谷地,从阿里无人区到雅鲁藏布江边,我们走进钟扬精彩的一生。“一种基因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一颗种子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未来。 ”—— 登上植物学之巅,因为他有独特的“种子观 ”“种子梦 ”植物有灵。山前山后,各一片万年不枯的草木。一草一木,都有自己生命的高度和韧度。青藏高原上, 烈日暴雨交替侵袭, 稀薄的空气睥睨着每一个野外工作者。然而,无数不知名的雪山上,成千上万的植物都有这样一个身影的 “记忆 ”——四五十度的陡坡, 一个身材壮硕的人在艰难攀爬,脸庞被晒得发紫,牛仔裤和格子衬衫上溅满泥浆。青藏高原的山峰垂直高差至少500 米,一个来回就是1000米。高原爬山不比平地,海拔4000 多米的高山上,每走一步都好似要用尽浑身力气,可他始终走在一群年轻人前面。他就是钟扬。2011 年 6 月,在海拔 6000 多米的珠穆朗玛峰北坡,鐘扬带领团队采到高山雪莲, 攀登到中国植物学家采样最高高度。为了这一刻,钟扬酝酿了十年。2001 年,钟扬第一次进藏。 有的人不理解: 一个复旦大学的著名学者,为什么要跑到边疆搞科研?原来,钟扬在复旦大学重建生态学科的工作中越来越意识到,许多物种在消失,保存种质资源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对于国家发展、人类命运意义非凡。钟扬瞄准了一个地方:西藏—— 这里有将近 6000 个高等植物物种,却从来没有人进行过彻底盘点和种子采集。“一种基因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一颗种子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未来。 ”这是钟扬的 “种子观 ”。“假设西藏有一种应对癌症的植物一百多年后没有了,但一百多年前我采集过5000 粒种子,并且把种子放在了一个罐子里。后人拿出来种,即使只有500 粒能活、 50 粒能结种子,这个植物不就恢复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