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形成的原因及措施一、雾定义;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物理本质: 雾与云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所以雾升高 离开地面就成 为云,而云降低到地面或云移动到高山时就称其为雾。多发季节:深秋至来年初春,早晨。雾形成的条件 :一是冷却,二是加湿,三是有凝结核, 四是逆温,五是静风和微风。雾消散的原因一是由于下垫面的增温,雾滴蒸发;二是风速增大,将雾吹散或抬升成云;再有就是湍流混合,水汽上传,热量下递,近地面雾滴蒸发。雾的类型 :1. 辐射雾: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失热多,气温低,水汽凝结形成的雾 ;2. 平流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3. 混合雾:兼有上述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4. 蒸发雾: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结成雾。上层空气存在逆温现象。 沿海,暖流经过的地区,多蒸发雾,寒流经过的地区,多平流雾 ;盆地多混合雾。地势低,雾日多。二、霾( mái )也称灰霾(烟霞)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 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这的非水物质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时间:秋冬季节, 它可在一天中任何时候出现。灰霾成因有三 :1.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 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例如,冬季, 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风速小,风力弱,大气层比较稳定。2.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 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3. 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 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形成在城市及其郊区。 PM2.5 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凶,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2.5 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进一步催化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