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的实施方案为切实做好我市 X 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X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x-x)》,结合全市 x 年 1:5 万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和 x 年汛前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制定本方案。一、X 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和 X 年防治情况x 地处江淮丘陵南部,地形复杂多变,水域面积广阔,降水充足,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启然因素和人为作用引发地质的灾害时有发生,且类型多样,其中以不稳定斜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危害严重,且主要分布于山区、x 沿岸和交通道路沿线,经 x 年全市 1:5 万地质灾害调查和 x 年全市地质灾害汛前排查,共确定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 13 处。x 年,在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 x 国土资源局的大力指导下,各乡镇和市直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圆满完成了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地质灾害“零伤亡”的目标。全市共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 3 级预警 4 次,提示短信共 106 条,应急处置崩塌地质灾害险情 1 起(S208 小岭拐崩塌)。同时,圆满完成了《x1:5 万地质灾害区划调查》野外验收工作,开展了〃x 马家山模拟崩塌应急演练”,组织了地质灾害监测防治知识培训班,共培训群测群防监测员、基层国土资源工作人员、村级相关人员 43 人次。二、x 年度地质灾害现状趋势分析和重点防范期依据我市地质环境背景、地质灾害分布规律、隐患点稳定状态和气象部门对 X 汛期降水的预测,虽降雨和连续降雨仍是引发突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人类工程建设活动是引发突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突发性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区域为沿山和河湖干渠沿岸坡,缓变性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区域涉及全市。全市重点防范区为:x(西峰山区一带切坡建房)、X、x(矿区)、x(包坊村一带切坡建房);全市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岸崩等突发地质灾害。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 x 地质灾害防治要求,我市重点防范期为 5 月至 9 月。三、需重点防范或加强监测的隐患类型和具体隐患点(一)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1. x 街道不稳定斜坡(CH-10)位于 x 街道,地理坐标东经 117。55'48",北纬 31。31'33"。该处为山坡坡脚切坡建房引发,形成时间约为上世纪 70 年代,危岩体坡高约 8m,坡长约 10m,坡宽约 50m,坡度约 75°。隐患点在强降雨期间常伴有小规模崩塌灾害发生,威胁住户生命安全。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