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电磁辐射对眼睛的危害电磁辐射线分为电离辐射线和非电离辐射线。 1、电离辐射是由紫外线(远)、X 射线、(射线和宇宙线等组成,波长愈来愈短,能量愈来愈大,可穿入组织的不同深度,在组织内产生生物效应,使物质产生电离作用。 2、 非电离辐射是由近紫外线光,可见光,近红外线光,微波等组成。波长较长,能量亦较低,在组织内产生光化效应或热效应,不使物质发生电离作用。 二、电磁辐射对眼的损伤 1、红外线 波长为 3000nm 以上的红外线,角膜可以完全吸收,3000nm 以下的红外线,则透过率不断改变。例如,在 2300nm 时,透过率为 25%,1650nm 时为65%,1200nm 时为 80%,1000nm 时为 100%。这些透过角膜的红外线,假如波长为 2700nm,可以全部被房水吸收;假如波长为 2300nm,大部分将被晶体吸收;波长为 1600nm 时,全部将由玻璃体吸收。晶体是一个很活跃的吸收组织,其透光率随年龄及晶体核硬化的程度而异,其吸收率则与晶体内的类蛋白含量有关。总之,对于眼球来说,500nm 以上的红外线完全可以被屈光间质吸收,低于此波长时,屈光间质的吸收即减少,大部分将被虹膜及视网膜的色素吸收转变为热能。红外线对眼睛的损害主要是高温导致角膜蛋白凝聚,晶状体局部混浊引起“白内障”。通常见于玻璃工人和高炉工人患白内障,国内报道发生率为0.93%~7%。 2、紫外线 对于紫外线,当其波长缩短时,透过角膜的能力也随之减少,但吸收率却显著增加,370nm 时,透过率为 90%;330nm 时为 80%;305nm 时为50%,300nm 时为 25%,290nm 时仅为 2%的紫外线可穿过角膜进入眼内,其余的98%一半为角膜上皮吸收,一半为角膜间质吸收。假如波长继续降至 230nm,则97.3%约被上皮吸收,几乎没有进入眼内。 紫外线对眼的损害主要是短波(远)紫外线引起的。一般认为,紫外线波长在 280nm 时,对角膜的损伤力最大,而波长在 310nm 以上或 254nm 左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右时,其作用相对减低。有关文献指出对角膜最有效的波长是 288nm,而角膜上皮的最佳吸收率是 265nm,亦即核蛋白的吸收波长,说明角膜的无核反应不是由于核蛋白的吸收,而是由于细胞浆内的球蛋白和白蛋白的选择性吸收所致。所以,作用于角膜的紫外线是波长在 320nm 以下的远(短波)紫外线。电光性眼炎是暴露于短波紫外线的结果,是最常见的职业性眼病。其早期症状有剧痛、怕光、眼睑痉挛、泪如泉涌,灯光照射到眼睛,病情加重,检查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