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碳材烘干安全操作法(1)人体的热平衡 人体保持着恒定的体温(37℃),对于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理功能都十分重要。但在高温、强辐射和高气湿环境中作业时,劳动者自身的散热只能靠蒸发来完成、甚至受到阻碍,严重影响身体的热平衡。 (2)水盐代谢 在炎热季节,正常人每天出汗量为 l 升,而在高温下从事体力劳动,排汗量大大增加,每天平均达 3 升~8 升。当水分丧失达到体重的 5%—8%,而未能及时得到补充时,可能出现无力、口渴、尿少、脉搏增快、体温升高、水盐平衡失调等症状,使工作效率降低。 (3)消化系统 在高温条件下劳动易引起消化道贫血,可能出现消化液分泌减少,使胃肠消化机能减退,导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以及其他胃肠疾病。 (4)循环系统. 在高温条件下,由于大量出汗,血液浓缩,同时高温使血管扩张,末梢血液循环的增加,加上劳动的需要,肌肉的血流量也增加,这些因素都可使心跳过速,而每搏心输出量减少,加重心脏负担,血压也有所改变 (5)神经系统 在高温柔热辐射作用下,大脑皮层调节中枢的兴奋性增加,导致肌肉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反应速度及注意力均降低,易发生工伤事故。 (二)、预防高温环境对劳动者的危害 1、提供适当的装备及设施 2、应有足够清洁的饮用水。 3、 避开高温工作环境,尽量远离高热源,避开或减少热辐射; 4、妥善设计工场,改善温度、湿度、辐射热、风速或气流等环境气候,加强通风设备及散热方法。 5、安排适当的工作及时间 (1)适当地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及方式,避开员工长时间从事高温作业而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发生意外 (2)实行人体功效学原则设计工作,减少不必要的体力劳动; (3)利用轮换及分工制,避开高温作业过度疲劳; (4)病愈未久的员工尽量避开进行高温工作; (5)避开在高温的环境下单独工作。 (6)为员工提供个人保护装备如冷却衣、反射衣、通风服、水冷服、防晒及防热用品等; (7)为员工提供阴凉的休息地方,设置隔热装置,及提供空调设备 。 二、中暑危害及预防 中暑是在高气温、强辐射热或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因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发生的。老体弱或在热环境中从事繁重体力劳动者较易发生。根据发病机制分为热射病、热衰竭和热痉挛三种。 1. 热射病的特点是体温升高。这是由于高温使体温调节障碍所致。老年体弱者更易发生。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反应迟钝、皮肤灼热、干燥,多数人因汗腺疲劳以致功能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