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_第1页
1/7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_第2页
2/7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_第3页
3/7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 《社会性动物》 社会心理学的核心:社会影响。即人们对他人的想法或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行为讨论一:从众 ·由于受到来自他人或群体的真实或想象的压力,一个人的行为或意见发生了改变。 ·群体决策时,往往会陷入群体思维中——在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排他小群体中,由于人们共同的追求占据了统治地位,因此该群体会轻视甚至无视实事求是的评价。 ·私密性越强,从众的可能性越小。 影响从众的因素: 1.意见一致性 第 1 页 共 7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表态顺序(先回答的人很少改变) 3.责任(当要为决定负责任时,人们更不容易从众) 4.个体与文化(低自尊的个体更容易从众) 5.施加压力的群体 从众的目的:猎取信息,跟随信息源 对社会影响的反应可以分为三种:依从、认同和内化。 ·特别的从众:服从权威(点击实验)、不介入的旁观者(旁观者效应:危难事件的现场假如有很多人,受难者反而很可能得不到任何帮助,这是一种不介入的从众心理。) 媒体及宣传教育对从众的影响 说服的途径:中心路径(经过认真考量最终决定是否接受观点)、边缘路径(未经过多少考虑,草率地根据简单线索做出反应) 行为讨论二:社会认知 第 2 页 共 7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认知偏差的来源和具体表现: 1.事物呈现方式: 对比效应、启动效应、决策框架设置、首因效应、稀释效应(中性或无关信息会弱化人的推断和印象) 2.思维捷径: 代表性、易得性、好恶态度 3.错误分类: 自证预言、虚假关联、内群体——外群体效应 4.重视记忆 5.证实假设: 人们总是试图证实自己的假设,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证实偏差”。 6.寻找原因: 基本归因错误:指人们在描述和解释社会现象时,更容易第 3 页 共 7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将其归因于个人的性格和态度,而忽略情境和环境因素影响。 行动者——观察者偏差:指行动者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环境,观察者则会将行动者的行为归因于个人特质。 自我偏差:指自我观念对社会认知产生的影响。它分为自我中心思维和自利偏差。 7.态度和行动必须一致吗? 认知失调:当一个人大脑中有两种认知相冲突时,心理就会处于紧张的失调状态。 当行动与观念不一致时,决策者倾向于按行动来调整观念。 “为努力进行辩护”——一个人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有过一些困难或痛苦的经历,会让他觉得这个目的更有吸引力。 行为讨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