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0/24北1单纯肌酸激酶升高的临床处理单纯肌酸激酶升高的临床处理24/10/24北2肌酸激酶(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脑和心肌组织中。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肌酸激酶位于肌细胞内,血液中肌酸激酶升高一般提示已有肌肉损害或正发生肌肉损害。肌酸激酶(CPK)增高,为一个化验结果异常,可见于很多疾患,不是个独立疾病。24/10/24北3临床上我们常常见到肌酸激酶(CK)单独升高的情况,但是,经过各种有关心脏检查排除了心肌梗死的诊断。此时,需要我们的医生要从多方面考虑,作出合理的有益的处理,以免延误病情,造成误诊误治。24/10/24北4临床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如发现检验结果有疑问,应及时与检验科联系,了解相关情况,以做出正确诊断24/10/24北5我于今年二月期间因谷丙转氨酶偏高检查心肌酶谱后发现1.谷草转氨酶:69参考值:5——37U/L2.乳酸脱氢酶:322参考值:120——240U/L3.肌酸激酶:3023参考值:25——200U/L4.肌酸激酶同工酶:64参考值:0——25U/L5.羟丁酸脱氢酶:230参考值:75——2206.肌钙蛋白I方法:CLIA:<0.03参考范围:0——0.04ng/ml7.肌红蛋白方法:CLIA:136.3参考范围:0——705ng/ml24/10/24北6————————2月17日检查1.谷草转氨酶:48参考值:5——37U/L2.乳酸脱氢酶:348参考值:120——240U/L3.磷酸肌酸激酶:1782参考值:25——200U/L4.肌酸激酶同工酶:49参考值:0——25U/L5.羟丁酸脱氢酶:208参考值:75——2206.肌钙蛋白I方法:CLIA:<0.03参考范围:0——0.04ng/ml24/10/24北74月8日检查1.谷草转氨酶:51参考值:5——37U/L2.乳酸脱氢酶:280参考值:120——240U/L3.磷酸肌酸激酶:2318参考值:25——200U/L4.肌酸激酶同工酶:47参考值:0——25U/L5.羟丁酸脱氢酶:206参考值:75——2206.肌钙蛋白I方法:CLIA:<0.03参考范围:0——0.04ng/ml24/10/24北8————————7月28日检查所有肝抗体均正常免疫全套均正常血沉也正常经超声检查提示为肝、胆、胰腺、脾、双肾均正常心电图提示为窦性心动过缓(Hr:54次/分)左心室高电压(RV5=3.3mv)二维心脏超声检查均正常现身体状况无任何病态反映24/10/24北9一、生化特性一、生化特性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的系统命名为三磷酸腺苷:肌酸磷酸转移酶。CK作用生成的磷酸肌酸含高能磷酸键,是肌肉收缩时能量的直接来源,在3种肌组织和脑组织中含量最高。CK是由两种不同亚基(M和B)组成的二聚体,这样正常人体组织常含3种同工酶,按电泳速率快慢顺序分别为:CK-BB(CK1),CK-MB(CK2)和CK-MM(CK3)。24/10/24北10二、组织分布二、组织分布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脑组织中,此外还存在于一些含平滑肌的器官如胃肠道、子宫内。而在肝、红细胞中含量极微或者没有。24/10/24北11三、生理变异三、生理变异年龄、性别和种族对CK含量都有一定影响CK含量和肌肉运动密切相关,其量和人体肌肉总量有关14岁以下儿童的CK-MB无论是绝对活性或相对活性,均高于成人,在诊断儿童急性心肌炎时应考虑到这一生理差异。24/10/24北12四、四、CKCK的测定的测定(一)标本的采集、处理和贮存为了减少运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一般主张化验前2天内尽可能避免剧烈的运动和锻炼。早晨匆忙赶到门诊的患者最好休息。(二)测定方法CK的测定方法有比色法、酶偶联法,荧光法和生物发光法等24/10/24北13五、五、CKCK同工酶的测定同工酶的测定(一)标本采集、处理和贮存CK同工酶检测血清和血浆均可。在4℃可保存数天,-15℃可保存2周,若用血浆宜用EGTA,而不用EDTA抗凝。24/10/24北14六、临床应用六、临床应用CK及其同工酶是目前世界上临床测定次数最多的酶CK在骨骼肌、心肌和脑疾患时常明显升高,如同时测定同工酶还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24/10/24北15当在临床中遇到患者血清CK-MB活性高于正常,且占总CK活性超过30%时,一般不是心肌损伤所致,应进行同工酶电泳分析,以确定病因和明确诊断。24/10/24北16血清肌酸激酶检测异常主血清肌酸激酶检测异常主要临床意义要临床意义::24/10/24北171、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尤其对心肌缺血和心内壁下心肌梗死的诊断比其他酶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