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万 卷 书行 万 里 路实用文档精心整理1 武汉大学 2008-2009 学年下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 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 B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B )A. 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3. 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B )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4. 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A ) A. 物质范畴 B. 实践范畴 C.运动范畴 D.意识范畴5. “居安思危”这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6.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A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C.激变论的观点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7.“我思故我在”是( D )A.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8.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 C )A. 具有客观性B. 具有能动性C. 具有历史局限性D. 具有社会性9.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D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经验论和唯理论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读 万 卷 书行 万 里 路实用文档精心整理2 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10.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 C ) A. 科学技术的进步B.社会财富的多寡C.生产方式的性质D.生产工具的进步11.社会规律和自然界的规律的区别表现为(C )A. 社会规律是主观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B. 社会规律是有阶级性的,自然界的规律是没有阶级性的C.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自然界的规律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D.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12.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