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上半年西藏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组织形式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是。A:知识B:领会C:综合D:评价2、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__。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3、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叫____A:丹瑟洛B:尼斯比特C:皮连生D:鲍斯菲尔德4、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____A:不可改变的B:可以跳跃的C:因人而异的D:可人为改变的5、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__。A.课程任务B.课程制定者C.课程设置的要求D.课程管理层次6、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__。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沉思型7、场独立性的人__。A.善于抽象思维B.多采用细节性加工方式C.对自然科学知识更感兴趣D.对社会定向的知识更感兴趣E.依据内在标准加工信息8、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学校__。A.德育方法与内容的矛盾B.学生知、情、意、行发展不平衡的矛盾C.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D.最集中、最突出的矛盾9、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增加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特点。A:主体性B: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不平衡性10、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是。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11、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不包括()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B:学生特点C: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D:学校的要求12、下列说法中不能反映学习迁移现象的是()A:举一反三B:由表及里C:触类旁通D:由此及彼13、父亲将两瓶一样重的饮料分给 6 岁的小明和 8 岁的小光两兄弟,开始两孩子都知道两瓶饮料是一样多的,父亲将将其中一瓶倒入了一个大杯中。另一瓶倒入了两个小杯中,让小明先挑选。小明选了大杯饮料并说:“这杯多”,小光在一旁说到“其实。两边是一样多的”,可以判断出小明和小光分别处于的。A: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14、任何扎实、有效的课堂,都离不开教师及时、巧妙、精要的()和指导。A:提问B:讲授C:演示D:操作15、学生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落大意,这属于()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理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