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中的甘肃军工企业

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中的甘肃军工企业_第1页
1/7
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中的甘肃军工企业_第2页
2/7
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中的甘肃军工企业_第3页
3/7
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中的甘肃军工企业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中的甘肃军工企业为适应战备的需要,自 20 世纪 60 年代中叶起,直至 70 年代末,国家把国内生产力布局特别是国防工业布局从东南沿海向内地进行战略转移,在西部的四川、陕西、贵州、甘肃等省掀起规模大、投资多、布点广、持续时间长的"三线建设"热潮。自"三线建设"于 1965 年开始后,国家投入资金 99.95 亿元,先后从北京、天津、上海以及东北等 13 个大中城市,调配数万建设大军,在陇原上百个工地展开建设大会战。甘肃省认真贯彻"保三线、保军工、保基础工业"的方针,配合作战,兼及开发地方工业项目。一、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发展一是能源建设全面推进。1970 年,新兴的大型石油企业--长庆油田在陇东崛起。1975 年,建成总装机容量 122.5 万千瓦的刘家峡水电站,时为我国最大的水电站。同年又建成八盘峡水电站。黄河上游百里之内三个梯级电站的强大电流,通过输电线路,形成以兰州为轴心的甘陕宁青电网。在此前后,又建成 803 电厂、酒钢热电厂、碧口水电站等,以及数以百计的小电力企业。1978 年,我省第一座坑口电厂-连城 20 万千瓦机组的大型电厂开工兴建。经过 60 年代后期和 70 年代的建设,窑街煤炭基地、靖远矿区、华亭煤矿等大矿相继建成投产。同时还加强了地县中小煤矿的建设。二是邮电通讯初见成效。在此期间,先后建成兰州与西北各省(区)及北京等各大中城市的载波电话,兰州至西安通信干线微波,覆盖全省各县(市)的市内电话和 97%乡(镇)的农村电话,形成以兰州为中心,联结全省城乡的邮电通信网。三是交通运输逐步发展壮大。民用航空方面,1967 年改扩嘉峪关机场。1979 年初兰州至庆阳民航线路正式通航。早在 1959 年组建的专业飞行中队,到 1975 年扩编为专业飞行大队,作业项目由单一的林业灭虫、扩展到播种、施肥、除草、摄影、物理探矿等广阔领域。公路建设方面,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在续建新路、1978 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总计 3 万公里的同时,各主要公路干线的油路建设,在全省各地铺开。不断向线型标准化、路面黑色化、桥梁永久化、夹道树木绿化的方向发展,为我省于 1981 年在全国第一个实现社社通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铁路建设方面,1971 年建成兰州铁路通信枢纽,又建成兰州西站机械化编组站。1978 年国家动工进行天兰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水上运输方面,1977 年在兰州建造 80 吨的客货轮,下水试航成功,接待中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中的甘肃军工企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