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代谢王晓会12412003512生A叶酸简介:叶酸(folicacid,FA)又称蝶酰谷氨酸,由喋啶核、对氨苯甲酸及谷氨酸三部分组成,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叶酸,需从食物或消化过程中解体的微生物菌体获得。目前人类所摄人的叶酸包括天然食品中的多聚蝶酰谷氨酸,及药物和强化食品中所添加的氧化型叶酸(folicacid,FA)。饮食中不同类型的叶酸在体内经肝脏代谢转化形成5-甲基四氢叶酸(5-methyltetrahydrofolate,5-MeTHF)后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被细胞吸收利用。FA作为一类重要的微营养物质,对保持染色体正常染色体构像和DNA正常甲基化起到重要作用。FA具有众多的衍生化合物,包括蝶酰单谷氨酸、蝶酰多聚谷氨酸以及携带或不携带甲基的各种形式,所有这些FA的衍生分子统称folate(FL)植物或食品中的FL都以多聚蝶酰谷氨酸形式存在,被摄人体内后,大部分被还原为5-甲基四氢叶酸,5-methylTHF是进入血液的主要FL。5-methylTHF进入细胞后通过一碳单位的若干传递过程,最后转变为四氢叶酸(tetrahydrofolate,THF)。叶酸的代谢过程:叶酸主要涉及DNA合成和DNA甲基化两个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一方面涉及尿嘧啶脱氧核苷酸(dUTP)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TP)的合成。另一方面,通过同型半胱氨酸(HC)合成甲硫氨酸(Met)、S-腺苷甲硫氨酸(SMA)的生化过程进而影响DNA甲基化。当叶酸缺乏时会导致dTTP合成受阻,dUTP积累并掺入DNA,可在继后的DNA修复和修复过程中诱发基因突变、DNA单双链断裂、染色体的断裂及等位基因稳定性下降事件;叶酸缺乏也可导致SMA合成受阻,降低整体DNA甲基化程度,甚至改变细胞中的特异性甲基化模式,从而改变基因表达方式,DNA甲基化水平的降低还可能导致着丝粒异染色质凝聚水平下降,从而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引起某些染色体分离异常,形成非整倍体。FL进入叶酸循环后,所参与的一碳单位传递转移包括几个关键步骤:首先,一碳单位在2种不同氧化态(甲酸氧化态和甲醛氧化态)的4个位点进入叶酸循环:携带甲酸氧化态一碳单位的FL通过5-formylTHF(5-甲酰四氢叶酸)、10-formylTHF(10-甲酰四氢叶酸)、5-formiminoTHF(5-亚胺甲基四氢叶酸)3个部位进入叶酸循环;携带甲醛氧化态一碳单位的FL通过5,10-methyleneTHF(亚甲基四氢叶酸,5,10-MnTHF)进入叶酸循环。携带一碳单位的FL进入叶酸循环以后,随即参与分子内一碳单位的传递与转换。5,10-甲基四氢叶酸一方面作为甲基供体随后被用于dTMP合成,参与DNA的合成,另一方面用于Met合成,从而形成在各种反应中所需的甲基供体之一的SAM,参与蛋白质的合成或生物的甲基化。5-formylTHF及10-fomylTHF被转化为5,10-methenylTHF,后者随即被还原为5,10-MnTHF。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将5,10-MnTHF还原为5-methylTHF,后者经甲硫氨酸合成酶催化转变为THF,以接受下一个碳单位。S-腺苷高半胱氨酸(S-adenosylhomocysteine,AdoHcy,SAH)可逆水解生成腺苷(adenosine,Ado)和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之一Met的体内代谢产物。在Met合成酶的作用下,有叶酸、维生素B12的参与,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合成Met,进而参与体内蛋白质代谢。S-腺苷甲硫氨酸(SAM)是一种存在于所有活细胞中的重要代谢中间体。SAM是由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EC2.5.1.6]催化腺苷三磷酸(ATP)和甲硫氨酸(Met)合成的。SAM所含的一个高能硫离子能激活相邻碳原子的亲核攻击反应,使SAM在体内主要起着转甲基、转硫和转氨丙基的作用。在多数细胞甲基化反应中,SAM是唯一的甲基供体。许多细胞含有不同甲基转移酶,这些酶转移SAM的甲基到蛋白质、磷脂、核酸和生物胺等小分子或大分子的氧、氮、硫原子上,此类甲基化反应的产物都是腺苷高半胱氨酸(SAH)。MTHFR在叶酸代谢过程中能够不可逆地催化5,10-亚甲基四氢叶酸(5,10-MTHF)转变为5-甲基四氢叶酸(5-MTHF),后者作为叶酸在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为同型半胱氨酸循环提供甲基使其最终转变为S-腺苷甲硫氨酸。同型半胱氨酸HCY又称高半胱氨酸,是甲硫氨酸去甲基后形成的一种含硫氨基酸,属于甲硫氨酸循环的中间产物。HCY可被重新甲基化为甲硫氨酸,此反应又称为再甲基化途径,再甲基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