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源文化”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学校在办学中,要不断积淀深厚的文化,真正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走文化建设学校、特色引领学校的办学之路。在此,以贵州省贵阳市师范学校附属实验小学的“源文化”育人体系为例,谈谈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如何“以文化育人”,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一、构建“源文化”育人体系贵州省贵阳市师范学校附属实验小学以“源”为核心办学文化,以让学生拥有“阳光”的心理品质为宗旨,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支撑,以课题、心理健康课程为主要实施载体,结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紧紧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构建“源文化”育人体系,打造阳光教师,建设阳光班级,创建阳光校园,培育阳光学生。源,始也。学校之所以以“源”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一是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之基础,是国家教育之“源”,学生成长之“源”;二是寄语广大师生,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三是有饮水思“源”之意,让学生心存感恩,以德养性,以此延伸出爱家、爱校、爱国的情怀,培养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源文化”育人体系包括:魄之源——体质(健康之源);境之源心理(快乐之源);慧之源习惯(发展之源)。“源”凸显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即培养身体健康、心理阳光、习惯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学生。为了让办学理念更科学、学校标识更系统、学生发展更全面,学校先后组织了行政会、教师会、家长代表会等,对“源”文化的内涵进行了专题研讨,完善了学校的标识系统。在“源”文化核心精神的引领下,学校把办学理念确定为“六年韶华,涓流入海”。小学六年,是学生学会做人、夯实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为此,学校致力于为学生营造快乐、和谐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学校度过六年的美好时光。同时,还形成了与办学理念一脉相承的“一训三风”:校训一一心载厚德,怀纳百川;校风上善若水,博学笃行;教风润物无声,为人师表;学风——滴水穿石,积流成河。在“源”文化的引领、润泽之下,学校每一个学生就如同生命之源里的一颗小水滴,“让每一颗小水滴快乐流淌”便成为学校的办学目标。二、有效培训,打造阳光教师构建“源文化”育人体系,关键在师资。学校教师大多数都较年轻,虽然他们有扎实的知识功底,但缺少教学经验和方法。鉴于此,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打造“阳光”教师。1. 强化师德建设只有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