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教材高一下册第二单元《良知与悲悯》专题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作品中蕴含的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深切关怀,把握作品的悲剧意蕴,激发同情他人、追求正义、坚守良知的情怀。通过阅读鉴赏、编排演出等活动深入了解戏剧作品,欣赏戏剧设计冲突、构思情节、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深化对戏剧体裁的认识。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编写排演手记,观后感(剧评),总结对作品的感悟和对戏剧表演艺术的认识;以小组评价等方式交流学习心得与感受。3.审美鉴赏与创造: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4.文化传承与理解:把握本单元作品的共性和个性,初步认识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理解悲剧作品的特征,感受不同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课时安排:6 课时第 1-3 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1.阅读节选剧本(有条件的可以安排阅读全剧),把握剧情,分析人物,概括作品主旨。2.欣赏戏剧设计冲突、构思情节、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深化对戏剧体裁的认识。3.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二、任务(一)学习活动一:探究“被毁灭的”填写表格,领会鲁迅“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句话的内涵,体会悲剧的“净化”效果。人物窦娥鲁侍萍哈姆莱特性格遭遇结局悲剧效果此任务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戏剧冲突,体会悲剧内涵。从性格看,窦娥、鲁侍萍、哈姆雷特都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从遭遇看,他们都遭到了罪恶的侵袭,受到了罪恶的损害。从结局看,他们都被毁灭了。人物的美好与他们命运的不幸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悲剧的震撼力量正来源于此。三、任务(二)学习活动二:把握“这人是谁”在活动一的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以“人物自述”的方式表现其主要经历和性格。这里的写“人物自述”,主要目的是借以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挖掘人物的思想动因,理解人物与环境的复杂关系,并根据自己的思考揣摩如何表演。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着眼全剧,整体把握人物。特别是要关注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梳理人物的“性格发展史”。2.立体理解,从现象到本质。注意人物性格的多个方面,不要概念化地理解;还要注意对人物的言行、人物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全面、充分、综合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