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2愚公移山优获奖教案

22愚公移山优获奖教案_第1页
22愚公移山优获奖教案_第2页
22愚公移山优获奖教案_第3页
22愚公移山1.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培养文言语感。2.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寓意。3.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义。一、导入新课(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歌曲)同学们,歌中唱的愚公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愚公移山》一文的主人公。历经千百年,愚公精神还被人们广为传唱,当然也有人认为“愚公精神可嘉,但是做法很蠢。出入不方便,为什么不修路,不搬家,而一定要移山呢?”你是如何看待“愚公移山”这件事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走进课文。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家及作品简介。作家介绍:列子,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作品简介:《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列御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详,大体是春秋战国时代。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等八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2.朗读课文,读好停顿。点拨示例:(1)惩/山北之塞。(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4)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5)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3.再次朗读,并结合注释梳理文义,教师从旁指导,梳理文言现象。【通假字】(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2)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倒装句】(1)甚矣,汝之不惠!(正常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2)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焉”提前)(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定语“三夫”后置)(4)告之于帝。(宾语“之”提前)【省略句】(1)(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省略主语“太行、王屋二山”)(2)(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省略主语“愚公”)(3)帝感(于)其诚。(省略介词“于”)(4)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省略介词“于”)【教学提示】本文倒装句与省略句较多,在时间条件充足的前提下,教学时可作为重点文言现象进行讲解。4.通读课文,试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写的故事。明确:本文写了愚公移山的故事。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分析人物1.文中写了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这对表现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明确:文中写的这些,都有利于愚公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具体来说,山的高峻显示愚公的决心大;遗男的相助,说明移山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受到了乡邻的拥护;智叟的阻止,则是通过愚公、智叟两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以突出愚公为子孙后代造福而移山的远大抱负和长远目光;写神的搬山,则是突出愚公精神的感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