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2)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 知道矢量和标量,知道位移是矢量,知道位移和路程的不同。2. 知道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置及位移,并能利用直线坐标系的坐标和坐标变化来表示。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书本知识联系生活的能力三、德育目标 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2.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教学重点矢量和标量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学会在坐标轴上表示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教学难点标量和矢量在计算方法上的不同。教学方法比较法、分类法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内容:时刻和时间间隔以及路程和位移的联系和区别2) 要想清楚地描述物体运动情况,仅仅用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学习更多的物理量。二、新课教学1.矢量和标量(1)矢量:在物理学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位移就是矢量。(2)标量:在物理学上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例如:时间、质量、温度、路程等都是标量。(3)矢量相加和标量相加遵从不同的法则。两个标量相加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而矢量相加遵从平行四边形法则。如: 从 A 点向北走了 40m 到 C,再从 C 向东走了 30m 到 D,则有向线段 AC、CD 和 AD 分别表明第一次、第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如图 1—2—3。第一次位移大小为 40 m,第二次位移大小为 30 m,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大小为 50 m.而第一次路程的为 40 m,第二次路程为 30 m,两次行走的合路程为 70m.通过这个例子要学生理解矢量和标量的在计算上的差别。(4)课堂训练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C )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不可能为零2.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在本章和后面两章中,我们主要研究直线运动。怎样更好的描述呢?在直线运动中,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坐标的正负表示位置在原点的哪一侧,坐标的数值表示位置到原点的距离。用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位移坐标差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与坐标轴正方向相同还是相反,坐标差的数值表示位移的大小——位置移动的距离。物体做直线运动,若物体在时刻 t1处于“位置”x1,在时刻 t2处于“位置”x2,那么,x2-x1就是物体的“位移”...